茶枝栽培平菇对其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留刚

作者: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枝条;平菇;养分含量;产投比

期刊名称: 茶叶学报

ISSN: 2096-0220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144-150

摘要: 为拓展平菇栽培基质来源,本研究采用茶树枝条为主要基质原料,研究不同茶枝配比:0(CK),20%(PF-5),40%(PF-4),60%(PF-3),80%(PF-2),100%(PF-1),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子实体氨基酸组分等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体在试管培养条件下,不同配方上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其中以PF-1上生长速度最大为6.76 mm·d~(-1),高于CK的6.39 mm·d~(-1)(p<0.01)。而在实际生产栽培中,菌丝体在各配方上生长速度均大于8 mm·d~(-1),但差异不显著;不同茶枝替代比例处理下,平菇产量及生物学效率差异明显,前两潮菇总产量以PF-4最高达每袋1059.06 g,生物学效率为89.06%。茶枝栽培平菇其子实体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变化规律均为:PF-5>PF-4>CK>PF-3>PF-2>PF-1;各配方氨基酸总量以PF-5最大为25.7%,高于CK组24.35%;必需氨基酸:PF-5(10.13%),PF-4(9.84%)与CK比较增幅5.3%和2.29%;氨基酸总量与蛋白质的比值以PF-4最大为81.51%,较CK组提高3.42%。各处理产投比以PF-1最高可达2.38,是CK组的1.56倍;其他配方产投比均高于CK组的1.53。综上,研究表明利用茶枝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可行性,且既能提高茶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又可提高经济效益。

分类号: S646.14

  • 相关文献

[1]生物黑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张文锦,翁伯琦. 2015

[2]草莓宝在草莓上的应用效果. 徐建明,顾大路,钱新民,杜小凤,朱金芳,王伟中. 2000

[3]油研7号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赵继献. 2002

[4]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张继榛,马友华,郑路,竺伟民,章力干,司友斌,孙义祥,王道中,许华武. 2000

[5]胡麻施氮肥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何世炜,葛文华. 1991

[6]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对山西小麦产量、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萍萍,王宏庭,于志勇,崔宝玉,贾俊芳. 2019

[7]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8]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 刘志刚,胡西旦·买买提,郭红梅,阿木提·库尔班,王瑞华,李海峰,任红松. 2021

[9]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鲁剑巍,陈防,余常兵,李剑夫,张竹青,刘冬碧,熊涛. 2003

[10]寒地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史冬梅. 2012

[11]柞枝木屑栽培滑菇不同配方对比试验. 温志新,李学军,孟楠,石理鑫,米锐,孙永欣,李亚洁,李树英. 2012

[12]夏播紧凑型杂交玉米经济施肥量研究. 吕忠贵,熊桂云. 1993

[13]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研究. 黄绍敏,皇甫湘荣,宝德俊,李留俊,信煜. 1999

[14]冬小麦不同水分处理下液膜覆盖的节水增产效应分析. 强小嫚,周新国,李彩霞,郭冬冬,刘祖贵,张俊鹏. 2010

[15]西藏农区不同套种模式适应性筛选. 秦基伟,孙全平,杨素涛. 2019

[16]皖南烟区不同烤烟种植模式的经济性状及其土壤环境效应分析. 张继光,刘潇潇,张忠锋,刘新民,姚忠达,汪季涛,薛林,郭健. 2014

[17]梯田田埂栽植萱草的固土防蚀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晋凡生,杨丽莉. 2012

[18]氨基酸叶面肥对不同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孙梅,孙耿,马颢榴,罗尊长,刘杰. 2018

[19]氨基酸叶面肥对不同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耿,马颢榴,罗尊长,刘杰. 2018

[20]西北地区马铃薯施肥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 李书田,段玉,陈占全,郭天文,李友宏.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