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的物理性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聂军

作者: 郑圣先;廖育林;谢坚;吴小丹;向艳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土;物理性质;产量;生产力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11 期

页码: 2777-27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湖南省东部、中部和西北部8个水稻主产县采集了24个不同生产力水稻土样品,测定了土壤物理性质和黏土矿物组成参数,包括土壤容重、土粒密度、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标准化质量直径、团聚体破坏率、田间持水量、有机碳、有机胶结物质、无机胶结物质和黏土矿物等指标,以研究湖南省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水稻土(>14000kg·hm-2)的容重小于1.2g·cm-3,总孔隙度大于50%,通气孔隙度多数大于4%,0.5~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多数在20%以上.高产水稻土与中产水稻土(10000~13500kg·hm-2)之间的多数物理性质无显著差异,但与低产水稻土(<10000kg·hm-2)的差异显著,说明中产水稻土只要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可以转变为高产水稻土;而低产水稻土的物理性质较差,应重视这类水稻土的改良.

分类号: S511.42

  • 相关文献

[1]栗钙土钙积层扰动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段玉,胡景辉,张君,姚俊卿,郭瑞丽. 2013

[2]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酶活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李磊,樊丽琴,吴霞,张永宏. 2019

[3]麦秸覆盖还田对大豆耕层物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吴宗声,徐彩龙,李瑞东,徐一帆,孙石,韩天富,宋雯雯,吴存祥. 2023

[4]黑土立体休闲技术改土增产效果. 王秋菊,刘峰,高中超,贾会彬,张劲松,张春峰,常本超,姜辉. 2017

[5]深旋松耕作法对华北缺水区壤质黏潮土物理性状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杨雪,逄焕成,李轶冰,任天志,董国豪,郭智慧,王湘峻. 2013

[6]盐化草甸土和黑土型水田土壤连续深耕改土效果. 王秋菊,刘峰,焦峰,孙兵,郭中原,常本超,张劲松,高中超,姜辉. 2017

[7]豆麦轮作下连续施肥和麦秸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李婧阳,刘鑫,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凯,姜辉,常本超. 2021

[8]三杂交鲤(荷元鲤F1♀*镜鲤♂)生长性状与产量的数理统计分析. 马仲波,林康生,杨冬梅. 1985

[9]谷子播期对谷子/花生间作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李国瑜,丛新军,李国清,赵娜,陈二影,李亮. 2022

[10]长期施肥下褐土生产力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陈延华,王乐,张淑香,任意,李春花,徐明岗,赵同科. 2018

[11]赣东北地区水稻土的有机质变化及其与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相互关系. 余瑞新,欧阳建平,王端飞,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胡惠文. 2015

[12]有机培肥方式对设施蔬菜-水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肥力的影响. 沈明星,姚月明,刘凤军,吴彤东,陆长婴. 2004

[13]近30年我国典型水稻土肥力演变特征. 武红亮,王士超,闫志浩,槐圣昌,马常宝,薛彦东,徐明岗,卢昌艾. 2018

[14]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 吴英,孙彬,徐立新. 2002

[15]酸性水稻土施用磷矿粉的农学有效性和经济效应的评价. 吴崇书,孟赐福,吕晓男,滕淳茜,赵森荣. 2002

[16]施用氮肥和硫肥对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张培艳,孟赐福,吴增祺,吴林妃,计小江,李超英,赵森荣. 2001

[17]施用氮、硫肥对油菜和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景金富,孟赐福,马军伟,吴增祺,胡金禄. 2000

[18]水稻土施用不同氮、硫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张培艳,孟赐福,吴增祺,吕晓男,计小江,吴林妃,李超英. 2001

[19]不同水稻土对双季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李超,汪柯,肖小平. 2018

[20]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郑金伟,郑聚锋,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纪雄辉,余喜初.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