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汤复跃

作者: 汤复跃;陈渊;陈文杰;韦清源;郭小红;梁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西;育成大豆;祖先亲本;地理来源;遗传贡献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973-9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追溯广西大豆育成品种系谱,揭示其演变特点,总结亲本组配规律,为今后亲本选配、制订育种计划和拓宽大豆新品种遗传基础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广西育成的39个大豆品种进行系谱分析,计算每个育成品种祖先亲本核(质)遗传贡献值。【结果】育成的28个春大豆和11个夏大豆品种分别来源于29(12)个和16(7)个细胞核(质)祖先亲本;来源于广西本地、外省和国外祖先亲本的核(质)遗传贡献率分别为38.39%(57.14%)、52.57%(39.29%)、9.04%(3.57%)和42.05%(63.64%)、28.40%(36.36%)和29.55%(0%);核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广西、我国南方其他地区、巴西和美国;质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广西、湖北、北京和上海;归纳出8(5)个春大豆和5(4)个夏大豆核心核(质)祖先亲本,其核(质)贡献率分别为65.62%(75.00%)和61.36%(72.73%);广西大豆育种未来主要以育成品种和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结论】广西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丰富,但还需加强新种质研究利用,以扩大品种的核质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广西育成大豆品种亲本分析. 汤复跃,梁江,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陈渊. 2019

[2]1983~2010年北京大豆育成品种的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刘章雄,李卫东,孙石,常汝镇,邱丽娟. 2013

[3]1983~2010年北京大豆育成品种的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刘章雄,李卫东,孙石,常汝镇,邱丽娟. 2013

[4]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的选育及系谱分析. 宗春美,任海祥,潘相文,王燕平,孙霞,李文,杜维广,刘宝辉. 2020

[5]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品种的系谱分析. 王彩洁,孙石,吴宝美,常汝镇,韩天富. 2013

[6]寒地超级稻龙粳31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基础解析. 李洪亮,柴永山,孙玉友,高春艳,魏才强,解忠,张巍巍,刘丹,程杜娟. 2016

[7]黑农48祖先亲本追溯及蛋白遗传解析. 刘秀林,张必弦,刘鑫磊,栾晓燕,王广金,吴俊江. 2017

[8]牡豆8号祖先亲本追溯及遗传解析. 白艳凤,王玉莲,王燕平,宗春美,孙晓环,齐玉鑫,杜维广,任海祥,姜龙. 2015

[9]中国大豆部分获奖品种与其祖先亲本间SSR标记的多态性比较和遗传关系分析. 张博,邱丽娟,常汝镇. 2003

[10]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许大凤,高智谋,张茜茹,樊淼,潘月敏,陈方新. 2014

[11]不同地理来源大麦种质蛋白质含量分析.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顾江涛,王瑞. 2013

[12]不同地理来源MGⅢ组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分析及E基因型鉴定. 江红,孙石,宋雯雯,吴存祥,武婷婷,胡水秀,韩天富. 2018

[13]冷水胁迫下不同地理来源粳稻品种的耐冷性差异. 刘昌文,郭桂珍,杨春刚,曹桂兰,张俊国,张三元,韩龙植. 2008

[14]ISSR标记分析油菜黑胫病原菌遗传多样性. 郝丽芬,宋培玲,李子钦,皇甫海燕,李强生. 2014

[15]基于FTIR指纹光谱的牛肉产地溯源技术研究. 李勇,魏益民,潘家荣,郭波莉. 2009

[16]世界不同地理来源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研究. 束爱萍,金钟焕,张三元,曹桂兰,南钟浩,李圭星,卢勤,高熙宗,韩龙植. 2008

[17]中国不同地理来源籼稻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张媛媛,曹桂兰,韩龙植. 2007

[18]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孟凡,杨迎青,兰波,李湘民. 2013

[19]不同地域牛尾毛中稳定同位素指纹差异分析. 刘晓玲,郭波莉,魏益民,师俊玲,孙淑敏. 2012

[20]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