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大豆引种至华南地区的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晟涵

作者: 李晟涵;韦清源;汤复跃;陈文杰;周勋波;陈渊;郭小红;梁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大豆;黄淮海;引种;生育期;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91-5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黄淮海夏大豆北种南引至华南地区的适应性,也为育成适合在华南地区的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奠定基础,以黄淮海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育成的28个代表性夏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春播和夏播的方式,调查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在广西南宁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结果表明,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在南宁种植时,开花早于华南地区春大豆,但不同来源品种间生育期无显著差异。与华南地区对照品种相比,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的株高和底荚高度偏矮,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少,节间短,抗倒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低,百粒重较大;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最终产量偏低。不同播期类型相比,品种夏播生育期较春播显著缩短,且提前开花;株高、主茎节数、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均降低,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较华南地区春大豆下降幅度更大;同时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黄淮海不同区域夏大豆品种在南宁种植的产量结果表明,从北至南呈增加趋势,且南部品种在春播时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因此认为,黄淮海夏大豆可在华南地区春播;培育品种宜重点选育光温反应钝感、营养生长期长的品种,同时要增强耐高温耐高湿特性,提高品种的适应能力。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 2010

[2]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 2010

[3]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汪宝卿,张礼凤,戴海英,王彩洁,李伟,徐冉. 2012

[4]黄淮海夏大豆症青发生原因探讨与防治技术. 徐彩龙,韩天富,吴存祥. 2019

[5]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引种试验初报. 刘丹,李洪亮,曾静,冯章丽,邓力喜,吴亚男,冯博,胡海军,隋常玲. 2021

[6]抓住关键措施 促进大豆高产. 李增禄. 1995

[7]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8]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9]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10]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姜永平,张辉明,刘水东,朱振华. 2008

[11]播期对山西早熟夏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任小俊,任海红,吕新云,马俊奎. 2019

[12]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套作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文杰,汤复跃,韦清源,郭小红,梁江,陈渊. 2019

[13]河南省夏大豆再高产主要农艺性状量化的探讨. 李卫东,卢为国,梁慧珍,许景菊,王韧. 1999

[14]夏大豆F_2代农艺和光合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李增禄,陈宛妹,李星华,任凤山. 1995

[15]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渊,韦清源,曾维英,陈文杰,钟开珍,梁江,黄品宁,张增授. 2012

[16]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 2007

[17]湖南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质量的相关性. 谢运河,程艳波,阳小凤,李小红. 2012

[18]百合新品种引种与延长供花期配套栽培技术. 张芳明,丁晓瑜. 2020

[19]非洲菊切花品种引种试种研究. 桂敏,熊丽,李金泽,龙江,陈敏. 2003

[20]生育期对燕麦全株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那亚,陶雅,李峰,花梅,徐丽君,李文龙,乌仁曹.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