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佩聪

作者: 吴佩聪;张鹏;单颖;邹刚华;丁哲利;朱治强;赵凤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炭;热带土壤-水稻系统;氨挥发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678-6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氨挥发是稻田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之一。作为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良农艺措施,秸秆炭化还田对氨挥发减排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设置不施氮肥(ON)、单施化肥(CT)、施用生物炭(BI)、生物炭+化肥(CBI)、添加秸秆(ST)、秸秆+化肥(CST)6个处理,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对热带土壤-水稻体系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炭化还田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排放通量和累积氨挥发量;与CT相比,CBI处理的累积氨挥发量减少了4.1%。这主要是因为生物炭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可通过吸附降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的浓度。秸秆炭化还田是控制热带水稻种植系统氨挥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分类号: S511%S141.4

  • 相关文献

[1]水稻秸秆和脲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对油菜地氨挥发、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宏,姚莉,张奇,林超文,刘海涛,罗付香,王谢,杨璇,章淑群. 2023

[2]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渍害胁迫下稻麦轮作土壤的影响. 刘晓宇,刘杨,冯彦房,陈寅,石春林. 2021

[3]不同老化过程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吸附邻苯二甲酸酯的影响. 闵露娟,柳金明,张鹏,肖辉,孙红文. 2021

[4]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5]两种土壤增效剂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周玉玲,侯朋福,李刚华,王绍华,杨林章,薛利红,丁艳锋. 2019

[6]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许云翔,何莉莉,陈金媛,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杨生茂. 2020

[7]华北露地茄田氮肥减施综合方案的增效减排成效分析. 郑益旻,郭李萍,杨荣全,曹飞,牛晓光,刁田田,云安萍,谢立勇. 2019

[8]施用南荻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胡旺,赵杭,周旋,王艺哲,张含丰,张玉平. 2022

[9]添加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氮素转化与氨挥发的影响. 李太魁,王小非,郭战玲,张香凝,寇长林,王彦江. 2021

[10]添加生物炭的水芹湿地对农村低污染水的净化研究. 段婧婧,薛利红,尹爱经,冯彦房,杨林章. 2017

[11]生物炭添加对猪粪堆肥氮素形态和损失的影响. 高文慧,李波,叶菁,林怡,王义祥,翁伯琦. 2019

[12]生物炭对潮土氨挥发及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张水清,张博,岳克,林杉,黄绍敏. 2023

[13]添加水稻秸秆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幼苗生长的影响. 余常兵,胡威,吕驰驰,柯奇画,李银水,庞静. 2016

[14]两步法高效水解水稻秸秆制取木糖和葡萄糖. 闫碌碌,申锋,王岩,漆新华. 2016

[15]水稻秸秆热压成型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李安心,张传佳,涂德浴,何贵生. 2016

[16]江西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魏赛金,曾研华,倪国荣,潘晓华. 2012

[17]水稻秸秆冷压成型参数试验研究. 涂德浴,李安心,胡云,谢伟. 2015

[18]富镉水稻秸秆纤维素酶解效率的研究. 杨双,张长波,王景安,刘仲齐. 2015

[19]酸碱结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影响. 段晓健,居学海,张长波,王景安,刘仲齐. 2013

[20]水稻秸秆冷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涂德浴,李安心,何贵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