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两种粮经型新复种方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德仁

作者: 王德仁;费槐林;金千瑜;应继峰;章秀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复种方式;稻田;经济作物;粮食作物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1992 年 6 卷 04 期

页码: 173-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1987~1990年稻田粮经型新复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了新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玉米-稻”和“绿肥+大麦/西瓜-稻”分别比原复种方式”大麦/西瓜-稻”和“西瓜-稻”亩增粮食99.2和296.2 kg,增收25.11元和49.93元,提高光能利用率0.145%和0.596%。同时,分析了水、旱作茬口对晚稻的增产后效。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推广利用现状慨况. 赵博,徐献军. 2013

[2]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及其途径探讨. 陈桔. 1997

[3]美国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利用——以金陵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中心的研究. 沈志忠. 2004

[4]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宋峥,喻艳,李军伟,黄钺,杨子薇,焦春海. 2020

[5]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 2019

[6]湖北省枝江市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宋峥,喻艳,胡雪峰,李珍莲,焦春海. 2022

[7]作物科技,博大精深.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赵广才. 2021

[8]辽宁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征分析. 王帅. 2024

[9]“豌豆-稻-稻”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王德仁,卢婉芳,陈苇,杜志贵,金鸿,楼高天,陈询译. 1999

[10]稻田不同复种制度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的定位监测研究. 胡祥托,李林,黄凤球,杨光立. 2001

[11]“豌豆-稻-稻”复种方式的早、晚稻品种搭配优化. 王德仁,卢婉芳,楼天高,金鸿,杜志贵. 1998

[12]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 杨文元,李大祥. 1991

[13]南方双季稻区不同复种方式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伍思平,眭锋,肖小军,张俊,吴自明,曾勇军,黄山. 2020

[14]不同粮食和牧草前作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朱练峰,江海东,金千瑜,禹盛苗,欧阳由男,曹卫星. 2007

[15]不同复种方式的生产力和效益研究. 朱练峰,江海东,金千瑜,禹盛苗,欧阳由男,曹卫星. 2006

[16]不同复种方式的生产力和效益研究. 朱练峰,江海东,金千瑜,禹盛苗,欧阳由男,曹卫星. 2006

[17]不同复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甘雅文. 2022

[18]不同粮草复种方式生态效益分析. 张洪刚,张国正,钟小仙. 2008

[19]江汉平原减灾避灾不同稻田复种方式研究与评价. 杨新笋,余长义,夏松波,胡人荣. 2001

[20]不同粮草复种方式下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朱练峰,江海东,金千瑜,禹盛苗,欧阳由男,曹卫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