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艳

作者: 于艳;郎庆龙;李立峰;孙娟;王连珍;费滕;高伟;夏兴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麻栎;实生苗;组培苗;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05 期

页码: 613-6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麻栎组培苗早期生长性状与实生苗的差异,为麻栎组培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为材料,比较二者移栽成活率、生长性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麻栎组培苗和实生苗的移栽成活率无显著差异.组培苗比实生苗侧枝数量多,枝干开张角度大,根系粗壮,根的数量多,侧根发达.组培苗早期生长缓慢,苗龄5个月时苗高、地径、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实生苗,其中苗高比实生苗低33.40%,地径比实生苗低11.54%,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37.26%,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低51.75%;苗龄11个月后,组培苗生长势优势明显;苗龄34个月时,组培苗的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都显著高于实生苗,其中地径比实生苗粗6.92%,地上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5.57%,地下部分干重比实生苗高11.04%.虽然苗龄5~22月时苗高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但22个月后组培苗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实生苗.苗龄5~34个月期间,组培苗的根长始终低于实生苗.

分类号: S885.1

  • 相关文献

[1]基于植物生长灯为光源的麻栎组培苗移栽影响因素分析. 夏兴宏,郎庆龙,于艳,孙娟,王连珍,高伟,费滕,李立峰. 2020

[2]3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在云南元谋地区的种植试验. 周鹏,纪中华,段日汤,沈文涛,黎小瑛. 2011

[3]干旱胁迫对麻栎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刘旭,罗桂杰. 2019

[4]减少多年生麻栎茎段外植体褐化的材料采集与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于艳,夏兴宏,石淑萍,孙娟,曲芳,康丽娜,郎庆龙. 2015

[5]以多年生麻栎茎段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条件优化. 于艳,郎庆龙,夏兴宏,孙娟,王连珍,高伟,李立峰,姜欣雨. 2014

[6]麻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刘旭. 2020

[7]不同因素对麻栎绿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夏兴宏,张耀廷,王连珍,郎庆龙,李喜升,费滕,李立峰,孙娟,高伟,于艳. 2019

[8]坡向与林分密度对麻栎林生物量的影响. 卢正茂. 2021

[9]基于外植体生理复幼的麻栎茎段无菌离体培养. 于艳,郎庆龙,夏兴宏,高伟,王连珍,李立峰,孙娟,费滕,滕雪莹. 2023

[10]枣制干鲜食兼用新品种-鲁枣8号. 单公华. 2014

[11]核桃新品种鲁果3号的选育. 张美勇(等. 2011

[12]全红大果优质桃新品种-新川中岛. 赵永孝. 1998

[13]宁夏引进美国黑核桃实生苗培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聂峰杰,张丽,李苗,陈虞超,甘晓燕,宋玉霞. 2013

[14]上海地区日本莽草开花结实规律与实生苗繁育技术. 孙翊,朱建军,殷丽青,竺唯杰,王云峰,杨柳燕,冯友良. 2018

[15]甘蔗实生苗新型培育方法. . 2019

[16]猕猴桃实生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薛莲,古咸彬,王国军,付伟伟,张慧琴,肖飞,陆玲鸿,崔月贞,荆丹. 2020

[17]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郑永伟,文国宏,杨昕臻,曲亚英. 2017

[18]缺铁和过量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枳生长的影响. 王明元,夏仁学,王幼珊,周开兵,王鹏,倪海枝. 2008

[19]云南瑞丽内陆高原甘蔗实生苗培育方法试验. 桃联安,曹正伟. 2009

[20]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技术研究. 王壮伟,赵密珍,吴伟民,钱亚明,袁骥.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