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四臂采摘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青春

作者: 冯青春;赵春江;李涛;陈立平;郭鑫;谢丰;熊子聪;陈凯文;刘城;严童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苹果;多任务网络;多臂协同;应用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3 期

页码: 25-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鲜食苹果智能化高效采收需要,该研究设计了四臂并行采摘的"采-收-运"一体式机器人系统,以代替人工采收作业.以中国矮砧密植高纺锤果树为对象,根据树冠内果实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四臂并行采摘执行部件的作业方式;建立了基于多任务深度卷积网络的果实可见区域识别模型,实现受遮挡果实离散区域语义分割及其归属关系的端到端判别;在此基础上,根据果实表面局部点云信息对其质心进行空间定位;提出了基于时间最优的四臂协同采摘任务规划方法,以实现机械臂对树冠内不同区域的高效遍历.最后在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集成的基础上,在矮砧密植标准果园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对树冠内可见果实的识别率为 92.94%,被识别果实中定位精度满足机器人采摘操作要求的比例为 90.27%;机器人平均采摘效率为 7.12 s/果,其中四臂协同采摘效率约为单臂采摘效率的 1.96倍;对可见果实采摘成功率为 82.00%,对树冠内全部果实的采收率为 74.56%,枝叶遮挡干涉是造成采摘失败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鲜果智能化采摘模式的探索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TP242.6

  • 相关文献

[1]基于CNKI数据库的农业采摘机器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苗羽,王枫. 2022

[2]自然环境下苹果作业机器人双果重叠目标侦测方法. 夏雪,周国民,丘耘,李壮,王健,樊景超,郭秀明. 2018

[3]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对河西饲料玉米生物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张发胜,俄胜哲,姚佳璇,黄涛,车宗贤,王婷. 2020

[4]几种棉花脱叶剂在新陆早32﹑33号上的综合应用试验. 杨利勇,李保成,韩焕勇. 2009

[5]春玉米、冬小麦涌泉灌溉与垄膜沟种的组合应用试验. 杨素哲,陈玉民,黄宝全. 2006

[6]施用BPO对提高金水梨座果率的试验. 何华平,张天成. 1998

[7]生物有机肥在甘蔗上的应用试验. 李俊,刘少春,张跃彬,郭家文,崔雄维. 2010

[8]戈壁日光温室栽培环境及保温被应用试验. 邹平,王瑞,姜鲁艳,马彩雯. 2020

[9]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樊小雪,宋波,徐海,孙希生,袁希汉,陈龙正. 2017

[10]GPIT生物制剂在露地西葫芦上的应用试验. 王纶,王星玉,杨红军,那郅烨,元改香,王树红,元慕田. 2016

[11]多效丰产灵对棉花增蕾保铃效果. 薛光,王庆华,张友伦,严顶仪,王诗白. 1996

[12]泰仙野毫茶的采制工艺技术. 陈乾儒. 2003

[13]对葡萄采摘前后的管理及贮藏技术探讨. 刘兰设,刘鸿雁. 2017

[14]基于改进纯追踪模型的温室采摘运输自动跟随系统. 汪小旵,鲁伟,陈满,王挺,章永年,Boukangou M P. 2016

[15]振动收获过程中杏果实脱落的动态响应. 散鋆龙,杨会民,王学农,郭文松,侯书林. 2018

[16]单驱双夹式草莓末端执行器设计. 张曼,徐瑞峰,冯青春,王秀,赵春江. 2019

[17]河北省果品观光采摘业的问题与建议. 张立彬,李亚琼,孙胜显,李义红,宋立琴,孙华峰,肖啸. 2020

[18]振动式果桑采收机的研制初报. 石洪康,李林波,马勇,吴建梅,叶晶晶,胡光荣,张剑飞. 2018

[19]小型采棉机采摘效果简报. 刘丽英,戴茂华,张胜古,吴振良. 2013

[20]春茶适采期预报模型的建立. 朱永兴,过婉珍.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