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宇翡
作者: 闫宇翡;李少昆;李玉鹏;王玉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耕作方式;成都平原;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0 年 03 期
页码: 94-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成都平原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麦—稻轮作、麦免稻旋、麦免+稻旋+秋作、麦稻双免、麦稻垄作5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其中麦免稻旋模式产量最高。免耕不仅对小麦苗期生长、成穗、干物质积累均影响较大,而且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并且省工、培肥、效益好,可作为成都平原的主要耕作模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成都平原周年耕作模式对稻茬小麦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持续效应. 李朝苏,吴春,马孝玲,黄钢. 2012
[2]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何文铸,李贝弗,刘永红,荣廷昭. 2005
[3]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4]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5]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伟,张冬梅,樊修武,刘恩科,池宝亮. 2010
[6]镉在不同质地水稻土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及与作物吸收的关系. 詹绍军,喻华,涂仕华,王正银. 2013
[7]密度、施氮量互作对成都平原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陈尚洪,乔善宝,蒋梁材,刘定辉. 2012
[8]西南岩溶区粉垄耕作和免耕方式下甘蔗地土壤优先流特征. 陈晓冰,严磊,陈廷速,李振东,甘磊,SAEED Rad. 2018
[9]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小麦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屈会娟,李金才,黄钢,陈尚洪,刘定辉. 2012
[10]不同耕作措施对苕子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张祥明,左庆,郭熙盛,武际,李胜群. 2015
[11]稻麦轮作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杨德斌,陈晓娟,叶慧丽. 2015
[12]成都平原农耕地集约经营的现状、发展方向及主要骨干模式的调查研究. 宋明友,廖耀先,刘成玉,丁佶. 1992
[13]成都平原水稻机插秧推广的难点与突破思路. 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 2012
[14]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喻华,冯文强,王正银,涂仕华. 2013
[15]基于3S 技术的成都平原耕地资源变化影响评价研究. 杨其林. 2012
[16]成都平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陈涛,梁远发,李华鹏,桑有顺,冯焱,淳俊,骆松华. 2017
[17]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种植下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涂仕华,冯文强,孙锡发. 2008
[18]凉山州和成都平原冬春马铃薯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应急管理措施. 余显荣,桑有顺,王平,潘俊锋,陈涛,屈会娟. 2016
[19]粳稻机直播生产技术在成都平原应用效果和发展建议. 潘世江,朱从桦,李旭毅,郑家国. 2019
[20]成都平原油菜不同种植方式及免耕直播配套技术研究. 李朝苏,蒋梁材,吴春,林世友.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miR-665靶向BCL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作者:冯婧;盛辉;张效生;郭晓飞;姚大为;李玉鹏;陈龙宾;张金龙
关键词:miR-665;BCL2L11;肌肉;武安山羊;成肌细胞
-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阶段颗粒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妍岩;张羽欣;陆瑞;李玉鹏;陈龙宾;张金龙;姚大为;阮维斌;张效生;郭晓飞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哺乳动物;增殖与分化
-
奶山羊FTO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作者:姚大为;郭晓飞;刘玉;李玉鹏;陈龙宾;张金龙;张效生
关键词: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FTO;脂代谢;甘油三酯
-
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关键词:玉米;灌溉方式;密度;茎秆抗折断力
-
东北高产春玉米氮营养指标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
作者:辛江风;明博;薛贝贝;杨宏业;郭慧荣;冯大云;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禄兴丽
关键词:春玉米;多光谱遥感;随机森林;氮营养指标
-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作者:刘禹彤;杨冠华;张菊;李玉鹏;乔家运;李海花
关键词:肉桂醛;富马酸;猪肠上皮细胞;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