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酶活性及耐热大肠菌群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洋

作者: 韩洋;李平;齐学斌;崔丙健;常迪;马欢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水;土柱;灌水水平;酶活性;耐热大肠菌群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4366-437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酶活性和环境污染指示菌耐热大肠菌群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灌水实验,研究再生水、自来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酶活性和耐热大肠菌群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土壤酶活性方面,相同灌水水平下,与自来水处理相比,再生水灌溉处理提高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水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深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2)在土壤耐热大肠菌群分布方面,相同灌水水平下,与自来水灌溉处理相比,再生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4个处理的表层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高于深层,且随着灌溉时间的推移,0~60 cm各土层的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存在降低趋势.(3)通过对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耐热大肠菌群数量与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再生水灌溉促进了土壤C、N循环转化酶的活性,合理控制再生水灌水水平可以有效阻控土壤耐热大肠菌群的数量.

分类号: S154`X144

  • 相关文献

[1]再生水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及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韩洋,李平,齐学斌,郭魏,崔丙健,陆红飞. 2019

[2]再生水和清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 韩洋,齐学斌,李平,常迪,李中阳,崔丙健,严徐善. 2018

[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 2021

[4]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晓东,孙景生,张寄阳,申孝军. 2008

[5]玉米水分生理指标对覆膜比例和灌水水平的响应. 谈燕,肖凯,杨晓明,柴强. 2017

[6]污水灌溉条件下Cu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移及其模拟研究. 郑顺安,李仪,普锦成,章明奎. 2011

[7]模拟降雨条件下典型土壤汞淋溶风险研究. 郑顺安,周玮,薛颖昊,尹建锋,黄宏坤,郑向群. 2017

[8]植物残体分解液淋洗对土柱Ca~(2+)淋失量的影响. 王宇菲,李贵桐,林启美,赵小蓉. 2009

[9]不同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 詹舒婷,宋明丹,李正鹏,马海曼. 2021

[10]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地区土壤对~(90)Sr吸收的研究. 赵文虎,徐世明,候兰欣. 1990

[11]淹水条件下有机肥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迁移的影响. 姚桂华,吴东涛,胡杨勇,柳丹,姚芳,叶雪珠,叶正钱. 2016

[12]新型硝化抑制剂对外源铵态氮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 李兆君,宋阿琳,范分良,梁永超. 2011

[13]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褚继登,闫慧峰,王树声,李彩斌,张若男,孙帅帅,张久权. 2022

[14]淤泥质滨海重盐土低成本快速脱盐技术研究. 刘雅辉,王秀萍,李强,张国新,鲁雪林. 2015

[15]秦山、大亚湾核电厂周围地区土壤对~(137)Cs吸收的研究. 路子显,徐世明. 1992

[16]再生水回用农业的立法思考. 王伟,戚道孟. 2008

[17]再生水灌溉对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周新伟,沈明星,陆长婴,吴彤东,陈凤生,王海候,施林林. 2014

[18]再生水灌溉下紫色水稻土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郑顺安,郑向群,刘书田,姚秀荣. 2012

[19]再生水灌溉对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刘金荣,杨有俊,郑明珠,张旭,刘译锴. 2013

[20]再生水用于农业回灌的规范化思考. 王伟,沃飞.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