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国珍

作者: 赵国珍;刘吉新;李全衡;廖新华;朱振华;苏振喜;世荣;戴陆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碾磨品质性状;AMMI模型;稳定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09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272-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AMMI模型对2年5点12个粳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以碾磨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其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碾磨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和环境不同而变化较大,其稳定性顺序为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综合考虑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及其稳定性,云粳优14号、滇元1号、云粳18号和滇元2号的碾磨品质和稳定性好,可作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的碾磨品质及其稳定性。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云南粳稻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赵国珍,蒋聪,邹茜,朱振华,苏振喜,袁平荣,戴陆园. 2010

[2]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云粳37号'的稳定性分析. 赵国珍,刘慰华,刘似玉,董林波,李林东,陈于敏. 2025

[3]粳稻稻米外观和碾磨品质性状与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关系分析. 林建荣,石春海,吴明国. 2003

[4]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苏振喜,赵国珍,廖新华,世荣,蒋聪,朱振华,邹茜. 2010

[5]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 2012

[6]基于AMMI模型的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陈浪,覃成,罗希榕,英敏,杨恩琼. 2011

[7]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董云,王毅,漆燕玲,徐一涌,庞进平,方彦. 2010

[8]应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区域试验. 涂敏,黄贵民,甘雨,金帮文. 2010

[9]AMMI模型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英敏,杨恩琼. 2008

[10]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王晓慧,苑兆和,冯立娟,丁雪梅,甄红丽. 2012

[11]应用AMMI模型分析评判贵州省马铃薯区试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李其义,李飞. 2012

[12]河北省春播玉米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辨别力综合分析. 岳海旺,李春杰,李媛,卜俊周,魏建伟,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8

[13]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王汉霞,单福华,田立平,马巧云,赵昌平,张风廷. 2018

[14]基于AMMI模型对青贮玉米区域试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龚锡震,柏光晓,任洪,王春梅. 2019

[15]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品种的稳定性分析. 林宝刚,赵坚义,李育,姚祥坦,舒佳宾,钱武,费礼青,余华胜. 2021

[16]黑龙江省联合体试验玉米新品种综合性状评价及与环境互作的分析. 周长军. 2021

[17]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2021

[18]杂交水稻结实率稳定性的遗传分析. 郑家奎,赵甘霖,张长伟,万先齐,朱永川. 1999

[19]广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宿根蔗适应性与稳定性分析. 梁强,李毅杰,谢金兰,董文斌,李长宁,陆文娟,韦开军,李文教. 2016

[20]基于甘薯区试产量数据的AMMI模型分析. 王仙,罗正乾,徐琳黎,周志林,唐君,高海峰,刘恩良,金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