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食味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37号选育及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国珍

作者: 赵国珍;陈于敏;吴志刚;刘慰华;刘似玉;刘家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云粳37号;优质食味;功能基因;Wxy37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93-97

摘要: 云粳37号是以具有香味且表现高产稳产的粳稻品种云粳26号作母本,以持有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Wxy37且稻米食味品质优异、耐寒性和抗病性强的粳稻软米品种银光作父本杂交育成,具有食味品质优异、高产、稳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通过对云粳37号及双亲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功能基因优势等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粳37号遗传了双亲的多个优势等位基因,如香味基因Badh2、抗稻瘟病基因Pi35、调控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Wxy37、耐冷基因CTB4a、抗旱基因OsPP15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6等,是目前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粳稻品种.

分类号: S511.033

  • 相关文献

[1]粳稻优质食味相关性状的组群比较及育种策略. 林添资,景德道,盛生兰,龚红兵,刁立平,曹红. 2008

[2]优质食味水稻有机栽培技术. 乔中英,陈培峰,黄萌,王广东,朱勇良,张青,谢裕林. 2014

[3]氮肥运筹对机插优质食味粳稻苏香粳10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谢裕林,朱勇良,黄萌,乔中英. 2018

[4]优质食味超级稻镇稻11号超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林添资,景德道,龚红兵,余波,曾生元,钱华飞,李闯,周义文,盛生兰. 2013

[5]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辽粳433特征特性及应用前景. 李小婉,唐志强,沈枫,马秀芳,蒋洪波,吕桂兰,张秀茹. 2017

[6]‘越光’在北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沈枫,马秀芳,蒋洪波,吕桂兰,唐志强,李小婉,李睿. 2015

[7]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辽粳433选育. 蒋洪波,沈枫,唐志强,马秀芳,吕桂兰,李小婉,张秀茹. 2016

[8]长三角地区优质食味粳稻与普通食味粳稻的抗倒力差异分析. 闫影,李刚,顾麦云,杜继平,张丽霞,胡泽军,曹黎明,吴书俊. 2020

[9]早熟优质食味中粳稻新品种连粳2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卢百关,邢运高,杨波,周振玲,刘艳,孙志广,迟铭,徐波,王宝祥. 2021

[10]优质食味粳稻辽粳433和越光糙米代谢产物差异分析. 沈枫,蒋洪波,刘博,张秀茹,刘军,解文孝,姚继攀,马亮. 2020

[11]曲霉有性生殖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葛永怡,王玉臣,谭玉梅,任秀秀,刘永翔,刘作易. 2015

[12]功能基因组与绿色超级稻培育的研究进展. 余四斌,汤欣欣,罗利军. 2016

[13]运用SNP-CAPS分子标记定位香菇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 黄杰,谭琦,鲍大鹏. 2015

[14]RNA-Seq在AM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邓杰,李芳,张伟珍,段廷玉. 2019

[15]致病杆菌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杨怀文. 2007

[16]我国鲆鲽类生殖内分泌研究进展. 柳学周,史宝,徐永江,王滨,刘新富,孟振. 2017

[17]野猪、松辽黑母猪及其杂交一代多性状功能基因分子遗传标记研究. 杨广礼,章焕,田慧月,刘志强,张志燕,孙家付,冯绍银,张树敏,李明. 2021

[18]水稻粒长遗传及其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张静,李晨,潘大建,陈文丰,孙炳蕊,刘清,吕树伟,江立群,毛兴学,范芝兰. 2021

[19]龙脷叶转录组分析及黄酮类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徐世强,梅瑜,曹阳,黄志娜,蔡时可,王继华. 2020

[20]丛枝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对甜玉米根际土壤关键碳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袁银龙,孙杰,徐如玉,左明雪,顾文杰,卢钰升,解开治,徐培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