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对茶园土壤矿物转变及供钾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麻万诸

作者: 麻万诸;朱康莹;卓志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园;酸化;含钾矿物;供钾能力;钾形态;缓冲性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17-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酸化是种植茶树后土壤变化的普遍现象.为了解酸化对茶园土壤矿质组分和钾素的长期影响,选择花岗岩发育的红壤茶园为研究对象,以相邻林地为对照,采用实地采样分析与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长期种植茶树20 a和50 a后土壤酸化导致的土壤矿物和土壤钾素形态的变化,以及酸化对外源钾肥在土壤中钾形态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酸化降低了土壤缓效性钾的容量,减少了砂粒和粉粒中云母、长石等含钾矿物含量,促进了土壤黏粒中2:1型(伊利石)矿物向1:1型矿物(高岭石)的转变,降低了土壤总钾量.随着土壤酸度的增加,土壤中矿物态钾和缓效钾的比例逐渐下降,水溶态钾的比例逐渐增加.土壤酸化后,施入土壤中的钾主要以活性较高的水溶态和交换态存在,向非交换态转化的比例明显降低,土壤对外源钾的缓冲性逐渐下降.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沸石可增强土壤对钾素形态转变的缓冲性.研究认为,茶园土壤酸化可显著降低土壤总钾量,减弱土壤供钾能力及对肥料钾的缓冲能力.

分类号: S571.1%S151.9

  • 相关文献

[1]北方主要土壤钾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 黄绍文,金继运,王泽良,程明芳. 1998

[2]湖南省主要稻田土壤供钾能力的研究. 罗成秀,戴平安. 1989

[3]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阻控技术研究进展. 杨叶华,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松. 2023

[4]生物炭对强酸性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研究. 王义祥,辛思洁,叶菁,郑慧芬,李艳春. 2018

[5]基于不同基质理化特性的无土栽培混合基质筛选. 李耀龙,季延海,于平彬,武占会,刘明池. 2016

[6]贵州旱作耕地土壤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 赵欢,芶久兰,赵伦学,吴清英,何佳芳,赵平英,王正银,李振轮,肖厚军. 2016

[7]长期施肥对黑土玉米田钾素Q/I特性的影响. 武俊男,刘昱辛,王天野,高强,吴海燕,刘淑霞. 2018

[8]20年持续施钾对烤烟/油菜轮作土壤钾素Q/I关系的影响. 代快,李江舟,张立猛,计思贵,龙怀玉,徐照丽,段玉琪,杨宇虹,卢秀萍,焦永鸽,卜令铎. 2019

[9]福建省主要中低产田土壤供钾能力研究. 刘亨官,彭加桂,罗涛,蔡阿瑜. 1990

[10]黑龙江省主要土壤供钾能力及钾肥效应. 李玉影. 1999

[11]不同施肥措施提高南方黄泥田供钾能力及钾素平衡的作用.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刘玉洁. 2017

[12]旱地土壤有效钾测定方法的研究. 李明德. 1997

[13]山西省几种典型土壤供钾能力评价. 王宏庭,金继运,刘荣乐. 2002

[14]长期施用钾肥和稻草对红壤双季稻田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鲁艳红,谢坚,聂军,杨曾平,周兴. 2017

[15]厩肥、秸秆和绿肥的含钾状况及其对土壤和作物钾素的供应能力. 周晓芬,张彦才,李巧云,步丰骥. 1999

[16]黑龙江省耕地黑土酸化的治理措施研究. 张喜林,周宝库,孙磊,高中超,袁恒翼. 2008

[17]不同酸性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品质的影响. 柴有忠,张圆圆,马军伟,俞巧钢,孙万春,叶静,林辉,王峰,何新华. 2021

[18]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性状研究. 韩沛华,闵炬,诸海焘,施卫明. 2020

[19]桃园酸化土壤综合改良技术效果研究. 蒋红国,金军,谢鋆韬,张斌斌,王国宇,刘建国. 2020

[20]家禽粪便管理过程中氨气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李奇峰,田丰,丁露雨,王朝元,余礼根,高荣华,马为红,姚春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