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智年

作者: 魏源文;潘有强;郭文锋;何海波;曹辉庆;罗海斌;郭元元;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抗虫育种;转基因甘蔗;进展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2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1452-145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甘蔗是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但日益严重的虫害给甘蔗产量及品质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甘蔗抗虫转基因育种已成为甘蔗抗虫育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古巴、泰国、印度、新加坡、中国及一些国际大型公司等都相继开展了甘蔗抗虫转基因研究,主要集中于转Bt基因、GNA基因、PI基因等甘蔗材料的筛选,并获得一批抗蔗茎螟的CryⅠA(b)转化植株、抗Chilo infuscatellus的转Cry1Ab基因甘蔗植株、抗绵蚜的转GNA基因甘蔗植株、抗甘蔗白螟的转PⅠ基因甘蔗植株、抑制蛴螬幼虫生长的转PiⅡ和GNA基因甘蔗无性系G87、UP87及600多份转cry1C*基因甘蔗无性系,部分学者还对转Bt基因甘蔗植株的生理、抗虫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由于抗虫转基因甘蔗研究起步晚,受抗虫基因来源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其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尚未培育出优良的甘蔗抗虫品种并推广种植。今后需对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甘蔗无性后代中的整合、遗传表达特性及甲基化修饰等影响表达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提高外源基因在甘蔗无性繁殖中遗传和表达的稳定性;此外,还需对抗虫转基因甘蔗的抗虫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筛选出优良的、稳定遗传的抗虫甘蔗品种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育种材料。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糖厂10月开榨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进展. 邓展云,侯劲凯,刘伟雄,何红,黄其军,周行飞,张日火,陆来明. 2003

[2]圆盘式茎秆切割器研究进展. 薛忠,宋德庆,郭向明,黄正明,王刚,邓干然,张劲. 2014

[3]云南对等杂交培育甘蔗新型独立亲本系统进展. 吴才文. 2021

[4]多重PCR检测多价转基因甘蔗. 马宗艺,张小兰,王金利,曹干,王继华. 2017

[5]转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谭燕华,彭存智,张树珍,王冬梅,刘恩平. 2010

[6]转Bar基因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分析. 王继华,曹干,张木清,张剑亮,吕冰,安康. 2011

[7]转Bt基因甘蔗的生理研究. 王继华,曹干,张木清. 2011

[8]DNA提取方法对转基因甘蔗PCR检测的影响. 王晓音,赵婷婷,冯翠莲,张树珍. 2011

[9]抗除草剂转基因甘蔗农艺性状调查. 王继华,张木清,曹干. 2011

[10]2种不同启动子驱动下1-SST基因转化甘蔗的抗旱性比较. 武媛丽,张树珍,李晓君,蔡文伟,杨本鹏. 2014

[11]转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甘蔗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谭燕华,王俊刚,张树珍,王军,彭存智,易小平. 2012

[12]无机焦磷酸化酶融合基因克隆分析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范海阔,黄东杰,刘巧泉,顾丽红,张树珍. 2007

[13]抗除草剂bar基因与EPSPS基因在转基因甘蔗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治,杨本鹏,蔡文伟,熊国如,冯翠莲,王俊刚,武媛丽,沈林波,张树珍. 2016

[14]导入外源DNA大豆后代的抗虫性鉴定与筛选. 刘德璞,袁鹰,王成武,周正平,郑培和. 2002

[15]ICARDA麦类作物抗虫育种. 蔡义忠. 1993

[16]美国棉花抗虫育种研究概况. 鲁黄均. 1991

[17]棉花抗虫核不育系抗A3的培育及蜜蜂传粉制种研究. 张相琼,岳福良,周宏俊,胡吉远,王均明. 2003

[18]‘尧麦16’节水高产广适特性与育种方法探讨. 史晓芳,仇松英,史忠良,谢福来,高炜. 2016

[19]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 谢华安. 2020

[20]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 郭辉,陈灿,张宗琼,夏秀忠,杨行海,张晓丽,徐志健,李丹婷,农保选,冯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