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连作对农田土壤生化性质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新元

作者: 胡新元;孙小花;柳永强;谢奎忠;陆立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连作;土壤化学;生物学;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19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344-351

摘要: 为探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连作对农田土壤化学、生物学及产量的影响,以‘陇薯7号’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撂荒,CK_1;小麦/豌豆/马铃薯轮作,CK_2;连作2年马铃薯;连作4年马铃薯;连作6年马铃薯),分析不同处理对农田土壤化学、生物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较连作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和全氮的含量,且与连作2年、连作4年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积累量为5.38~9.97 g/kg;0~20 cm(撂荒除外)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层次。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3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大致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菌,数量占95%以上。有机质、碱解氮与马铃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而全氮则与马铃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 <0.05)。土壤化学、生物学因子的综合变化可能是导致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连作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类号: S532`S15

  • 相关文献

[1]连作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和产量的影响. 谭雪莲,郭晓冬,马明生,刘高远,张平良,吕军峰,郭天文. 2012

[2]马铃薯连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周华兰,彭亚丽,李婷,谢鹰飞,唐丽梅,王榕,熊兴耀,王万兴,胡新喜. 2019

[3]生物培肥及AMF对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雷金银,何进勤,周丽娜,雷晓婷,桂林国,王亚军,冯付军,祁焕军. 2020

[4]马铃薯长期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胡新元,谭雪莲,孙小花,谢奎忠,柳永强. 2022

[5]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生化性状的影响. 柳玲玲,芶久兰,何佳芳,范成五,秦松. 2017

[6]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马得祯,郭晓冬,谭雪莲,郭天文. 2016

[7]马铃薯连作地健康株与病株根区土壤微生态特性比较. 陈杰,郭天文,谭雪莲,朱渭兵,魏晓丽,王东胜,薛泉宏. 2013

[8]生物有机肥配施缓释肥对连作马铃薯提质增产效果研究. 柳玲玲,顾小凤,魏全全,张萌,芶久兰. 2023

[9]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刘高远,郭天文,谭雪莲,马得祯,张国宏,陈光荣. 2014

[10]不同栽培措施对连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2

[11]一种新型生防菌对连作马铃薯的促生防病效果. 马明生,郭天文,谭雪莲. 2013

[12]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丽荣,康萍芝,沈瑞清,郭成瑾,朱建祥,杨卫东. 2012

[13]土壤灭菌-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星,张文明,张春红,邱慧珍,李瑞琴,王蒂,沈其荣. 2016

[14]旱地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胡宇,郭天文,张绪成. 2009

[15]马铃薯连作田土壤中主要病原真菌的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李继平,李敏权,惠娜娜,王立,马永强,漆永红. 2013

[16]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传病原菌的相互关系. 谭雪莲,郭天文,刘高远. 2016

[17]土壤消毒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郭成瑾,张丽荣,沈瑞清. 2014

[18]土壤可溶性盐及其组分计算公式错误解析与纠正. 袁金华,乔万得夸,俄胜哲,车宗贤. 2022

[19]中国土壤化学的研究与展望. 徐建明,蒋新,刘凡,窦森,周立祥,徐仁扣,徐明岗,黄巧云,李航,何艳. 2008

[20]宁夏引黄灌区盐化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指示意义. 李凤霞,王学琴,郭永忠,许兴,柯英.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