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牦牛线粒体DNA分析及其分类学地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梦丽

作者: 曹梦丽;王兴东;郭韶珂;包鹏甲;裴杰;吴晓云;褚敏;熊琳;阎萍;郭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甸牦牛;线粒体DNA;分类学地位

期刊名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ISSN: 2095-3887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3 期

页码: 1-5

摘要: 为研究中甸牦牛线粒体结构及其系统发育位置,应用Sanger测序技术对中甸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进行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组装和注释.结果表明,中甸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323 bp,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s、2个rRNAs及1个D-loop区,其碱基A、T、C、G含量分别为33.72%、27.28%、25.81%和13.21%,其中A+T含量61%,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对中甸牦牛与牛亚族其他个体的系统进化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中甸牦牛与斯布牦牛、帕里牦牛、雪多牦牛、美仁牦牛、央隆牦牛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分类号: S823.2

  • 相关文献

[1]利用DNA条形编码探讨柞蚕饰腹寄蝇的分类学地位. 曾彩云,刘彦群,李喜升,杨润生,夏瑞玺,石生林. 2008

[2]马铃薯晚疫病菌分子遗传及与寄主互作研究. 郭军,屈冬玉,王晓武,金黎平,谢开云. 2005

[3]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研究鞍带石斑鱼的分类学地位. 区又君,吴勇,刘楚吾. 2008

[4]硫磺菌研究进展. 王艳华,朱巍巍. 2023

[5]线粒体DNA在动物起源进化和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肖海霞,帕热哈提江·吾甫尔,玉山江,王兵强,努力古丽·塔力甫汗,丁旭,托乎提·阿及德. 2015

[6]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 熊庆,刘作易,喻子牛. 2002

[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线粒体COⅠ、COⅡ基因组织结构差异的分析. 汪训明,王韫珠,卓德艮. 1988

[8]正常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分析. 叶正祥,汪训明. 1988

[9]分子生物技术在确定物种迁移后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沈禹颖,侯扶江. 2002

[10]清远黄羽乌鸡mtDNA多态性及与9种具有药用价值乌鸡品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何国戈,李莹,郑经成,王艳,葛影影,何静怡,胡克科,宋佳,罗成龙. 2019

[11]基于线粒体DNA部分片段探讨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 肖永双,张岩,高天翔. 2010

[12]我国蛋用型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俊贤,贾晓旭,唐修君,樊艳凤,唐梦君,高玉时,苏一军. 2016

[13]中国北方沿海竿虾虎鱼(Luciogobius guttatus)隐存多样性与群体历史动态. 邓颖达,薛东秀,刘进贤. 2016

[14]基于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分析大围山微型鸡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的研究. 贾晓旭,唐修君,陆俊贤,顾荣,葛庆联,高玉时,苏一军. 2015

[15]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拟鲿种群遗传结构. 吴静,张研,霍堂斌,孙效文. 2013

[16]文昌鸡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章明,贾晓旭,陆俊贤,唐修君,樊艳凤,高玉时. 2016

[17]德化黑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测定及起源研究. 贾晓旭,陆俊贤,唐修君,顾荣,葛庆联,高玉时. 2015

[18]基于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全序列分析安义瓦灰鸡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关系. 高玉时,贾晓旭,唐修君,唐梦君,樊艳凤,陆俊贤,顾荣,葛庆联,苏一军. 2015

[19]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AFLP标记及SCAR转化. 朱启迪,翁群珠,张改生,张姣,巨岚,于永昂,牛娜,王军卫,马守才. 2014

[20]新疆锡伯族人群线粒体DNA的遗传学分析. 于长春,李文荣,谢力,张小雷,周慧,朱泓.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