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GH和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聚合对产蛋数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国辉

作者: 李国辉;魏岳;张学余;韩威;屠云洁;苏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GH基因;POU1F1基因;白耳鸡;基因聚合;产蛋数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445-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GH和POU1F1作为影响鸡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白耳鸡GH外显子4和POU1F1外显子3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GH、POU1F1单基因型和两基因聚合基因型与72周龄产蛋数的关联.结果表明,GH基因exon4(C2338G\C2341T)的突变和POU1F1基因exon3的突变(A5331T)基因型CC与白耳鸡的72周龄产蛋数显著相关(P<0.05),基因型AA、CC对产蛋数的加性效应分别为3.80和3.57.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除基因型ABCC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扩繁F1代聚合基因型AACC个体72周龄产蛋数与前一世代相当.

分类号: S831

  • 相关文献

[1]PRL和POU1F1基因及基因聚合对白耳鸡产蛋数的效应分析. 张学余,李国辉,韩威,屠云洁,苏一军. 2010

[2]催乳素和神经肽Y基因及基因聚合对白耳鸡产蛋数的遗传效应. 李国辉,张学余,韩威,屠云洁,苏一军. 2010

[3]3个基因SNPs及基因聚合对白耳鸡产蛋数的遗传效应. 李国辉,张学余,苏一军,屠云洁,魏岳. 2010

[4]ADSL和GARS-AIRS-GART基因多态位点及聚合基因型对白耳鸡胸肌肌苷酸(IMP)含量的效应分析. 韩威,张学余,李慧芳,束婧婷,李国辉,朱云芬. 2009

[5]抗粘液病毒基因(Mx)S631N多态位点与白耳鸡免疫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韩威,李慧芳,朱云芬,束婧婷,张学余,陈宽维. 2010

[6]A-FABP和H-FABP基因多态位点及聚合基因型对白耳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IMF)的效应分析. 张学余,韩威,李国辉. 2010

[7]GPAT/AIRC基因对白耳鸡群体肌肉肌苷酸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张学余,束婧婷,韩威,陈国宏. 2009

[8]荔波瑶山鸡POU1F1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朱丽莉,陶宇航,韩雪,唐继高,吴松成,李亮,伍革民. 2017

[9]新疆褐牛POU1F1基因多态性分析及早期生长曲线比较. 牛志刚,史洪才,刘明军,黄锡霞,周振勇,张扬. 2011

[10]海南地方猪POU1F1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的相关性. 孙瑞萍,魏立民,郑心力,刘圈伟,黄丽丽,晁哲,王峰. 2012

[11]半番鸭POU1F1基因序列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朱志明,陈晖,李盛霖,郑嫩珠,缪中纬. 2010

[12]新疆褐牛POU1F1基因多态性分析. 牛志刚,史洪才,刘明军,周振勇,张扬. 2011

[13]京海黄鸡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分析. 胡玉萍,李国辉,王金玉,陶勇,张根喜,陈宽维,李慧芳. 2008

[14]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与PRL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聚合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 贾祥捷,王长法,杨桂文,黄金明,李秋玲,仲跻峰. 2011

[15]猪POU1F1基因多态性研究. 李宏滨,庞瑾,郑友民,杜立新. 2006

[16]MC4R、POU1F1基因对京海黄鸡生长性能的遗传效应. 陶勇,李国辉,胡玉萍,M.Dafalla Mekki,陈宽维,王金玉. 2008

[17]基于随机回归模型的如皋黄鸡产蛋数遗传参数分析. 郭军,王克华,曲亮,沈曼曼,窦套存,胡玉萍. 2016

[18]统计模型对如皋黄鸡产蛋数遗传参数的影响. 曲亮,王克华,郭军,沈曼曼,窦套存. 2014

[19]6个蛋鸡品种(品系)主要产蛋性状比较分析. 胡玉萍,曲亮,王克华,窦套存,郭军,王星果,韩威. 2022

[20]芪松楂散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崔小珍,张凯,贺润丽,赵睿,杨裕,关文超,杜丽英,宋献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