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Ⅰ/Ⅴ型日本脑炎嵌合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琦琦

作者: 夏琦琦;张俊杰;杨扬;张妍;赵秋华;李宗杰;李蓓蓓;刘珂;邵东华;邱亚峰;魏建超;马志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日本脑炎病毒;基因型;反向遗传技术;嵌合病毒;半数致死量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ISSN: 1674-6422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02 期

页码: 44-50

摘要: 为了构建基因Ⅰ/Ⅴ型日本脑炎嵌合病毒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反向遗传技术,以GⅠ型JEV SD12-F120株为骨架获得了含有GV型JEV XZ0934株结构蛋白的嵌合病毒,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生长曲线、蚀斑和动物试验对其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嵌合病毒拯救成功,与亲本病毒相比,其在BHK-21细胞上的复制效率具有显著差异,而蚀斑大小显著大于亲本病毒(P<0.001).采用脑内和腹腔注射小鼠测得嵌合病毒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0-2.2 PFU和10-1.5 PFU,表明该嵌合病毒具有强神经毒力和神经侵袭力,为后续GV型JEV的致病机制和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日本脑炎病毒NS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金吉东,仇华吉,田志军,周艳君,张守发,童光志. 2003

[2]猪源日本脑炎病毒NS3蛋白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特性. 邓绪芳,史子学,王晓杜,邱亚峰,沈阳,邵东华,马志永. 2010

[3]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金吉东,仇华吉,田志军,周艳君,张守发,童光志. 2003

[4]日本脑炎病毒NS3基因C端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研制. 邓绪芳,史子学,邱亚峰,沈阳,邵东华,马志永. 2010

[5]硝唑尼特对日本脑炎病毒和脂多糖诱导炎症的体外抑制效果比较. 苏钰,陈栋梁,马慧,王霄旸,王春梅,周文,张可煜. 2023

[6]NS2A序列对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体外表达的影响. 仇华吉,金吉东,田志军,周艳君,王云峰,童光志. 2004

[7]西尼罗病毒NS1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马健男,杨涛,徐青元,孙恩成,林燕,步志高,吴东来. 2010

[8]日本脑炎病毒弱毒疫苗株全长cDNA的体外合成及恢复病毒的拯救. 蒋春英,魏建超,钟登科,朱紫祥,武专昌,史子学,邵东华,李蓓蓓,马志永. 2014

[9]夏季如何预防猪日本脑炎-猪日本脑炎的诊断. 乔宪凤. 2008

[10]NS2A序列不利于日本脑炎病毒NS1基因的体外表达. 仇华吉,金吉东,田志军,周艳君,王云峰,童光志. 2002

[11]中华按蚊源日本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特征的分析. 刘茜倩,魏建超,钟登科,吴亚玲,石坤. 2017

[12]日本脑炎病毒NS3基因截短表达及其在神经细胞定位研究. 邓绪芳,史子学,魏建超,邵东华,王少辉,李蓓蓓,马志永. 2012

[13]日本脑炎病毒(JEV)prME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丁淑燕,黄亚红,钱炳俊,SITI,沈纯良,周根余,张大兵. 2005

[14]日本脑炎病毒基因Ⅰ型与Ⅲ型复合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张亮,刘澣扬,石双艳,袁磊,伍锐. 2014

[1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邓绪芳,史子学,邱亚峰,沈阳,邵东华,马志永. 2011

[16]日本脑炎病毒NSI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金吉东,仇华吉,田志军,周艳君,张守发,童光志. 2003

[17]荧光定量RT-PCR检测猪日本脑炎病毒. 孙彦伟,刘建营,徐维加,田云,王晶钰,宋长绪. 2007

[1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嵌合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和应用. 李祥健,张建武,吕健,余丹丹,姚火春,袁世山. 2008

[19]马传染性贫血强/弱毒嵌合病毒的体外构建. 涂亚斌,王柳,仇华吉,温建新,谷守林,童光志. 2004

[20]异源5′非翻译区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性拯救过程中的功能解析. 高飞,陆嘉琦,姚火春,杨倩,袁世山,童光志.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