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C照射对草莓炭疽病3种致病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凌彬

作者: 凌彬;纪颖;白云;朱家君;陈思宇;李紫溢;段可;高清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炭疽病;胶孢炭疽菌复合种;分生孢子;UV-C辐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2 年 48 卷 004 期

页码: 203-210,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炭疽病是草莓种植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而UV-C对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究UV-C辐照对引起草莓炭疽病的3种主要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影响的差异,以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为供试菌,分析UV-C辐照对其分生孢子存活、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及对草莓叶片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5~420 J/m2辐照剂量(辐照30~120 s)范围内,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对UV-C辐照剂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C.gloeosporioides的耐受性最强,C.fructicola最为敏感,辐照剂量420 J/m2(辐照120 s)下,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在4%或以下,接近分生孢子的致死剂量.840~1 260 J/m2辐照剂量(辐照4~6 min)下,C.fructicola与C.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对UV-C辐照的耐受性相当;1 680~2 520 J/m2辐照剂量(辐照8~12 min)下,3种炭疽菌对不同时间的UV-C辐照的耐受性存在差异.C.gloeosporioides菌丝产孢对UV-C辐照最敏感,C.siamense最耐受,C.fructicola在辐照剂量1 260 J/m2(辐照6 min)时产孢量较辐照2 min和4 min明显上升.3种炭疽病菌的致病力与其对UV-C的耐受性没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为我国草莓炭疽病的非化学农药控制探索了新途径.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珍珠李炭疽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桂卿,黄荣,孙文秀,唐利华,黄穗萍,陈小林,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 2023

[2]UV-C辐照结合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丁真真,刘飞,张甜,刘艳全,张超. 2020

[3]UV-C处理对人参果贮藏期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赵雅琦,宁明岸,左进华,史君彦,时文林,黄玉咪,王清,封碧红. 2021

[4]不同处理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姚萍,蒋海峰,刘瑶,王清,左进华,高丽朴. 2021

[5]草莓根部侵染草莓炭疽菌的致病动态变化过程. 赵玳琳,赵兴丽,卯婷婷,张敬泽,蔡磊,陶刚. 2016

[6]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朱成刚,肖婷. 2012

[7]草莓炭疽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英文). 吉沐祥,杨敬辉,吴祥,肖婷,姚克兵,庄义庆. 2013

[8]草莓炭疽病研究进展. 胡德玉,钱春,刘雪峰. 2014

[9]草莓果生刺盘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测定. 宋丽丽,张丽勍,高清华,段可. 2019

[10]温湿度对草莓炭疽菌侵染草莓叶片的影响. 赵玳琳,何海永,杨学辉. 2020

[11]利用EMS和炭疽病粗毒素诱变筛选草莓抗炭疽病突变体. 张庆华,过聪,向发云,曾祥国,刘巧林,韩永超. 2020

[12]解淀粉芽胞杆菌WH1G与咪鲜胺协同防治草莓炭疽病. 谷春艳,苏贤岩,杨雪,臧昊昱,陈雨,王学峰. 2018

[13]生防菌株MT-06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效及定殖力测定. 毛雪琴,魏彩燕,柴荣耀,王艳丽,王教瑜,张震,邱海萍,姜华,杜新法,孙国昌. 2011

[14]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快速鉴定. 吴金平,曾祥国,宋志红,向发云,吴娟,冯小明,顾玉成. 2010

[15]草莓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董辉,杨莉,李莉,张建军,范婧芳,杨雷. 2017

[16]上海地区草莓炭疽病病原种类及品种抗性研究初报. 叶正文,郑宏清,童尧明,野口裕司,杉山庆太,坂田好,森下昌三. 1997

[17]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姜莉莉,孙瑞红,宫庆涛,武海斌,武冲. 2021

[18]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增效药剂组合筛选及效果评价. 付浩然,王风超,安梅荣,武冲,郭钰华,王红艳. 2024

[19]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离草莓抗炭疽病相关基因. 苗立祥,张豫超,杨肖芳,张跃建,王汉荣,吴延军,张慧琴,蒋桂华. 2011

[20]基于高通量测序患炭疽病草莓根际与健康草莓根际细菌群落的比较研究. 肖蓉,曹秋芬,聂园军,张春芬,邓舒,孙海峰,李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