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状态水体中生态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娅琴

作者: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潘琦;付子轼;刘福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浮床;生态修复;营养水平;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研究

ISSN: 1001-69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629-6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营养状态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对生态浮床系统的响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设不同营养水平试验组〔A组ρ(CODCr)、ρ(NH4+-N)、ρ(TP)分别为10.0、2.00、0.200 mg/L,B组分别为100.0、20.00、2.000 mg/L〕,每组设对照、框式浮床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自2012年8月5日—10月5日,定期对水体营养盐质量浓度、浮游生物群落特征、浮床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2个试验组浮床植物长势良好,其中B组浮床植物茎叶部分干物质量增加7.9倍,浮床系统对水体N、P的净去除率均在60%以上;2浮床系统能明显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生长(P<0.05),对浮游植物密度和总生物量在峰值处的最大抑制率可达75.9%(A组)和83.6%(B组);3框式浮床处理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比对照处理复杂,A组中浮游植物优势种为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和绿藻门的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小空星藻(Coelastrum microporum),B组为隐藻门的尖尾蓝隐藻和裸藻门的梭形裸藻(Euglena acus);4B组试验中,框式浮床处理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生态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提升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上.研究表明,浮床系统能高效去除水体N、P,抑制浮游植物的增殖,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并且这些作用受到水体营养水平的影响.

分类号: X173`X52

  • 相关文献

[1]生态浮床对宁夏引黄灌区污染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娅琴,付子轼,邹国燕,孔令彬. 2016

[2]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对新型生态浮床的响应.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付子轼,刘福兴,潘琦,范洁群. 2011

[3]框式复合型生态浮床对富营养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娅琴,邹国燕,宋祥甫,付子轼,潘琦,刘福兴,范洁群. 2010

[4]大莲湖生态修复工程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朱浩,张拥军,裴恩乐,刘兴国,夏述忠. 2011

[5]太湖鲤山湾水生植被修复前后鱼类资源恢复效果. 崔伟,任泷,徐东坡,赵冬福,任可成,徐跑. 2023

[6]利用人工飘浮湿地恢复长江口生物多样性研究初探. 赵峰,黄孝锋,张涛,庄平. 2015

[7]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退化修复的应用研究进展. 蔡馨燕,王毅,陈英凯. 2023

[8]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理论、技术、设备与评价. 张庆,李元恒,丁勇,哈斯巴特尔,刘占斌,焦巍,张琼琳,韩芳,刘朋涛,金海峰,席政. 2024

[9]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沉水植物生境的响应. 宋芳芳,刘娅琴,宋祥甫,陈桂发,付子轼. 2014

[10]榕江下游流域夏秋季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粟丽,黄梓荣,陈作志. 2017

[11]莲藕面积对藕鳖共生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毛栽华,宋光同,王芬,汪习兵,王佳佳,李正荣,张晔,李虎,陈祝,蒋业林,李杰,方国侠. 2021

[12]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研究. 王俊. 2000

[13]广东沿岸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分析. 粟丽,黄梓荣,陈作志. 2017

[14]北盘江大峡谷流域浮游生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杨丹丹,周贤君,陈江凤,罗华辉,李君轶,安苗,姜海波,邵俭. 2021

[15]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及多样性. 蔡文贵,李纯厚,贾晓平,高东阳. 2003

[16]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滇池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段金荣,张红燕,刘凯,施炜纲. 2006

[17]水东湾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粟丽,黄梓荣,陈作志. 2015

[18]台山核电邻近海域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粟丽,黄梓荣,徐珊楠,陈作志. 2016

[19]海南省红沙港海水中浮游植物现状调查. 朱白婢,陈宏,李春强,刘志昕,彭明. 2007

[20]长江干流安庆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明典,李鹏飞,曾泽国,黄翠,刘绍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