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名志
作者: 梁名志;王丽;王立波;陈继伟;江凤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洱茶;自然发酵;人工接种发酵;真菌;急性毒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956-19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明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酵母3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熟茶的饮用安全性,以普洱生茶、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为对照,采用茶汤灌胃昆明种小鼠法分别对3个茶样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测得普洱生茶、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熟茶的LD50分别为:12.21,13.99,12.58 g/kg体重;对应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4.06~10.61,15.80~12.39,14.32~11.00 g/kg体重。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3个茶样都属于实际无毒范围的物质。上述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熟茶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性。
分类号: TS272.54
- 相关文献
[1]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法发酵泡菜的品质比较. 陈大鹏,郑娅,周芸,王晓璇,宋勇强,史立学. 2019
[2]人工接种真菌发酵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梁名志,夏丽飞,陈林波,陈继伟,李友勇. 2009
[3]云南普洱茶人工接种发酵研究. 彭翠珍,刘川,李晚谊. 2008
[4]人工接种发酵倒笃菜工艺优化. 陶菲,江学平,郜海燕. 2016
[5]剁辣椒发酵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夏晓凤. 2013
[6]高产L-乳酸酸菜菌种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刘晓辉,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2021
[7]苹果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 张海燕,康三江,袁晶,苏渤海. 2021
[8]苹果酵素自然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海燕,康三江,袁晶,曾朝珍. 2020
[9]自然发酵苹果酵素理化指标和抗氧化活性动态分析. 张海燕. 2020
[10]自然发酵工夫红茶品质形成与儿茶素氧化动力学分析. 黄怀生,黎娜,钟兴刚,粟本文. 2023
[11]永丰辣酱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优势菌及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分析. 张忠刚,陈亮,谭欢,周向荣. 2009
[12]自然发酵和活性干酵母发酵金秋梨酒研究. 严红光,雷帮星,刘伦沛,陈江华. 2010
[13]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赖呈纯,赖恭梯,车建美,黄贤贵,王琦,高慧颖,官雪芳,林斌. 2021
[14]自然发酵苹果渣中的微生物区系分析. 孙文静,陈义伦,吴茂玉,王凤忠,黄坤勇,朱宇竹,周波. 2014
[15]自然发酵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 王锋,鲁战会,薛文通,孙骊. 2003
[16]新疆伊犁地区民族传统谷物发酵饮料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刘亚男,张龑,吴江超,高雁,杨奕凡,林青,霍向东,胡有贞,娄恺,关波,曾军. 2025
[17]普洱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浸出规律的研究. 段学艺. 2010
[18]贵州发展普洱茶的优劣势浅析. 曹雨. 2010
[19]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方祥,李斌,陈栋,陈忠正. 2008
[20]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陈正武.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粮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唐佳希;邱月琴;叶国豪;叶秀峰;刘世龙;王丽;高开国;蒋宗勇;杨雪芬
关键词:甜叶菊绿原酸;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
-
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作者:李海燕;付婷婷;李冰;王帅;杨晓玲;王丽
关键词:天津地区;口感番茄;设施;栽培技术
-
营养调控改善猪肉品质研究进展
作者:熊云霞;杨雪芬;蒋宗勇;王丽
关键词:猪;肉品质;营养调控
-
适宜工厂化栽培香菇菌株的筛选和评价
作者:孔昊;戴鑫;章炉军;张帅;宋秋潇;王丽
关键词:香菇;筛选评价;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健康仔猪血液细胞学、血清生化、血清免疫及血清抗氧化指标参考区间分析研究
作者:熊云霞;曹舒婷;肖昊;吴绮雯;杨雪芬;蒋宗勇;王丽
关键词:仔猪;参考区间;血液细胞学;生化;免疫;抗氧化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薛志勤;王丽;刘书辰;张宝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河南省
-
鸡呼吸产热代谢的研究
作者:张建建;李平;蒋守群;王丽;杨雪芬;张赛
关键词:呼吸商;产热量;呼吸测热;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