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降解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爱平

作者: 张爱平;李民;陈炜鸣;施国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臭氧;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有机污染物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学报

ISSN: 0253-2468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2 期

页码: 694-7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具有量小、分散、污染性强等特点.为控制其有机污染,本研究采用操作灵活、高效的臭氧法处理该渗滤液,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双氧水投量对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min、臭氧投量为1.24g·h-1、初始pH值为7.00、反应温度为25℃时,渗滤液色度(C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83.57%、61.53%;在上述条件下,额外向反应体系中投入1 m L·L-1双氧水后,其色度、CODCr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88%、14.23%.由于村镇渗滤液中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反应60 min后BOD5/CODCr值从0.24提高到0.56,且由于矿化作用,HCO-3浓度增加了1297.89 mg·L-1.此外,紫外-可见光谱显示,臭氧能明显降低渗滤液的芳香性程度和腐殖化程度;三维荧光光谱表明,臭氧能快速氧化渗滤液中结构较为稳定的类富里酸,极大程度地降低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缩合度和分子量.经估算,反应过程中药剂成本约7.37元·m~(-3).

分类号: X703

  • 相关文献

[1]臭氧降解村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张爱平,李民,陈炜鸣,施国中. 2016

[2]吉林省村镇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 解丽敏,赵娜. 2007

[3]震后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重建建议. 王风,张克强,黄治平,杨鹏,李军幸,于丹,李晓光. 2008

[4]基于微信的村镇社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韩琳,吴华瑞,顾静秋. 2016

[5]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韩智勇,刘丹,李启彬,陈馨. 2012

[6]回灌频率对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影响研究. 陈馨,李启彬,刘丹,韩智勇. 2013

[7]介质pH对渗滤液中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赵越,何小松,席北斗,魏丹,魏自民,姜永海,李鸣晓,杨天学. 2010

[8]垃圾渗滤液对饲用玉米根系的影响. 黄文龙,杨有泉,邓素芳. 2009

[9]不同改良方式协同黑麦草对煤矸石堆场生态修复效果. 卢雨霞,朱健,曾维,毛文件,郑汝意,王维维,范菲菲. 2024

[10]纳米材料在污染土壤修复及污水净化中应用前景探讨. 王萌,陈世宝,李娜,马义兵. 2010

[11]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在建立土壤生态阈值方面的研究进展. 曾庆楠,安毅,秦莉,林大松. 2018

[12]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王昊,赵信国,陈碧鹃,夏斌,孙雪梅,朱琳,曲克明. 2019

[13]海水养殖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展望. 李秋芬,袁有宪. 2000

[14]半导体光催化的特点及提高催化效率的途径. 刘祥英,邬腊梅,柏连阳. 2010

[15]2023年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鲁钰婷,柴云峰,郝振霞,吴正浩,马桂岑,张相春,陈利燕,陈红平. 2024

[16]微塑料与有毒污染物相互作用及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赵美静,夏斌,朱琳,孙雪梅,赵信国,戴伟,陈碧鹃,曲克明. 2021

[17]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马红枣,潘立刚,李安,张志勇. 2017

[18]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中的残留及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 郭楠楠,孟顺龙,陈家长. 2019

[19]根系分泌物在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 刘贝贝,陈歆,陈淼,周楷博,吴哲,彭黎旭. 2013

[20]哈尔滨地区养殖池塘中除草剂类农药残留及分布特征. 黄晓丽,高磊,黄丽,吴松,汤施展,王鹏,陈中祥,覃东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