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次生裸地水土保持与生态重建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德成

作者: 潘德成;吴祥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矿区次生裸地;矿业废弃地;生态重建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ISSN: 1673-5366

年卷期: 2009 年 04 期

页码: 23-25

摘要: 矿区次生裸地具有众多危害环境的极端理化性质。全国因采矿累计占用土地约586万hm2,破坏土地157万hm2,且每年仍以4万hm2的速度递增,而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在人为破坏严重的采矿区,通过人为的生态修复建设,既缩短了生态恢复的周期,又提高了生态恢复的质量。矿区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挖运客土覆盖退化土地;有针对性添加沙子或黏土和有机肥、化肥;利用细菌和微生物;化学方法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实施土壤改良剂;种植豆科植物,改良土壤;利用植物固定、植物抽取方法减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今后研究方向:在措施上实现"三个结合",多学科协同研究,共克时坚。加强相关实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重点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和修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分类号: S157.2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矿业废弃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李树彬. 2011

[2]辽宁省矿业废弃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李树彬. 2012

[3]覆土厚度和地形对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李树彬. 2012

[4]辽宁省矿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方略. 李树彬,贾天会,郑国相,李纯乾. 2004

[5]广西大化县岩溶区生态重建研究现状与对策. 何铁光,王瑾,蒙炎成,韦彩会,张野,李忠义,李婷婷. 2015

[6]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重建模式的尺度概念和方法. 程序,刘国彬,陈佑启,常欣. 2004

[7]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现状及发展对策. 卢朝东,李建华,靳东升,郜春花. 2013

[8]三种牧草植物对黄顶菊田间替代控制. 皇甫超河,张天瑞,刘红梅,李刚,赖欣,杨殿林. 2010

[9]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绿地景观设计应用探讨. 唐菲,丁增成,任杰,刘祚军,李斯. 2010

[10]长江上游干热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及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 雍国玮. 2001

[11]石灰性土壤施磷量对柠条铁含量的影响. 马红梅,洪坚平,谢英荷,许仙菊. 2010

[12]半干旱地区煤矿次生裸地植被演替规律应用. 潘德成,齐鹏春,吴祥云,祁崇祝,甘作勋,孟宪华. 2013

[13]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模式生态稳定性评价. 潘德成,宋品玉,吴祥云,齐鹏春,孟宪华,李宏伟,王海旺. 2013

[14]广西岩溶石山区生态重建中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蒙福贵. 2001

[15]浅议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拜得珍,潘志贤,纪中华,杨艳鲜,方海东,廖承飞. 2006

[16]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进展. 苏尚军,张强,张建杰. 2011

[17]封闭性硬底化公园水池的生态重建. 秦红杰,陈金峰,尤毅,邹春萍,蔡茜茜,吴昊平,李敦海,鲍锟山,高常军,杨思雨,李建颖.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