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壮苗指数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岩

作者: 白岩;史万华;邢小军;王勇;靳义荣;张良;宋毓峰;董连红;刘好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草;育苗;壮苗指数;模糊综合评判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4 年 47 卷 06 期

页码: 1086-10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前人对作物壮苗的研究多集中在指标筛选上,而对于量化的壮苗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研究涉及较少,特别是关于烟草壮苗指数模型的研究尚鲜见报道,烟草育苗实际生产中,亟需探讨与制定科学评价烟草壮苗的量化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立适合于中国烟草集约化育苗的壮苗指数模型,为烟草生产规范育苗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传统的壮苗标准,遵循主导性、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测定烟苗株高、茎围、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等17项素质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烟苗素质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将各单项烟苗素质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素质指标,组合两种不同类型的壮苗评价指标,即相对指标(2项单项素质指标比值)和复合指标(3项以上单项素质指标组合),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将烟苗素质综合评价指数与相对指标、复合指标等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壮苗评价指标,建立烟草壮苗指数模型,最后将壮苗指数模型与烟苗各项素质指标参照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进行合理分组,绘制各素质指标与壮苗指标线性关系图,得出壮苗指数模型最佳取值范围。【结果】(1)烟苗素质综合评价指数为0.26—0.80,此范围可全面地概括烟苗的整体素质,能定量、客观地评价烟苗的质量,通过总分值频率曲线法,将烟苗素质分为四级,0.71—0.80为最优壮苗级别,0.62—0.70为壮苗级别,0.41—0.61为次壮苗级别,0.26—0.40为弱苗级别。(2)单项指标和相对指标信息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描述烟苗的整体素质,而由多项素质指标组成的复合指标,稳定性好,代表性强,其中[(茎围/株高)×总鲜重×10]复合指标与综合评价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可作为衡量烟苗素质的壮苗指数模型。(3)17项烟苗素质指标与壮苗评价指标[(茎围/株高)×总鲜重×10]的关系分析图表明,当[(茎围/株高)×总鲜重×10]为28.57—37.05时,烟苗健壮,根系发达,通过大田验证,[(茎围/株高)×总鲜重×10]为28.57—37.05内的烟株生长发育较快,田间生长势强,根系对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较为活跃,光合作用力大,抗逆性强,烤后烟叶品质好、经济效益可观。【结论】壮苗指数模型[(茎围/株高)×总鲜重×10]能科学地衡量烟苗素质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全面地反映烟苗各项素质指标,简单实用、方便快捷。经大田验证,当数值为28.57—37.05时,各项烟苗素质指标达到最高值,烟苗移栽后还苗快且还苗率高,各生育时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好,烟叶经济效益大、品质优。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木薯渣复合基质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林闯,汪翠芳,罗德旭,赵建锋,张朝阳,孙玉东,沈丽平. 2014

[2]菇渣复合基质栽培对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晓强,卜崇兴,郭世荣. 2006

[3]木薯渣复合基质在辣椒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王林闯,仲秀娟,许文钊,赵建锋,罗德旭,孙玉东. 2017

[4]木薯渣复配基质在甘蓝育苗上的应用效果. 郑子松,王林闯,李刚,罗德旭,赵健锋,张朝阳,孙玉东. 2013

[5]新型氢肥材料在冬瓜育苗中的应用. 朱雪梅,常静静,李嘉炜,吴金怡,李静,陈潇,宋钊,陈雷,张白鸽,张轶婷. 2025

[6]烟苗壮苗指数构建与生长过程素质评估. 黄国栋,刘光亮,陈天才,林卿,赵书坤,尹海静,陈爱国. 2024

[7]烟草漂浮育苗施肥量与电导率关系及对培育健壮苗的影响. 李勇军,李宏光,刘春明,何金祥,朋金娥,张绍松. 2012

[8]烟草育苗漂池液中细菌数量变化与防控根腐药剂研究. 李宏光,李勇军,刘春明,余萍,肖俊华,陆庆华,朋金娥,张绍松. 2017

[9]论烟草集约化轻简育苗及其发展方向. 白岩,刘好宝,史万华,邢小军,王勇,王树林,王全贞,侯娜,靳义荣,张良,宋毓峰. 2012

[10]广西芒果主栽品种主要生产性状模糊综合评判. 刘红兵,吕永成. 2001

[11]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远缘杂种F_2代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王丽萍,蔡青,范源洪,陆鑫,马丽. 2006

[12]广西农产品模型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于平福. 2005

[13]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 冯涛,马博文,庄海宁,孙敏,徐志民,杨末尧. 2020

[14]20种植物花粉对真桑钝绥螨饲养效果的综合评判. 曾涛,韦德卫. 1991

[15]基于Web of Science近10年油菜研究态势分析. 张文宇,张伟欣,葛道阔,曹宏鑫,刘岩,冯春焕,陈魏涛. 2014

[16]不同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的综合评判. 王崇鼎,杜双田,马璐,朱永真,江微. 2011

[17]引进甘蔗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判. 刘少春,吴正昆,陈学宽,文建成,唐永芳,杨正发,李忠样,杨开科,刘进海,罗正国. 2002

[18]现代农业园区的模糊综合评判. 范小俊. 2003

[19]南宁市郊伊岭岩农业生态示范园规划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刘忠. 2007

[20]砀山酥梨质量评定的模糊综合评判. 宋学芬,姚自鸣,杜法礼.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