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油菜田土壤硫肥力现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录久

作者: 李录久;巨晓棠;张福锁;孙义祥;孙礼胜;郭熙盛;张祥明;Thomas popp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有效S含量;油菜含S量;长江流域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05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564-5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研究安徽省土壤缺S现状和油菜植株硫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土壤有效S平均含量15.31mgkg-1,缺S状况较为严重,缺S土壤所占比例高达63.10%,潜在性缺S土壤所占比例为35.48%。主要土壤类型中灰潮土缺S状况最为严重,有效S不足的土壤所占比例高达80%。油菜植株全S含量为5.08~20.18gkg-1,平均10.02gkg-1。花和叶含S量较高,全S含量平均为11.06gkg-1和11.00gkg-1,茎杆含S量较低,全S平均含量仅8.00gkg-1。油菜花朵和叶片全S含量多在8~16gkg-1,茎杆含S量在6~10gkg-1之间。花、叶、茎全S含量(y)与土壤有效S含量(x)之间呈极显著二次曲线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3.79782+0.88501x-0.02265x2(R2=0.4156**,F=9.96,n=31),y2=3.6548+0.86280x-0.02111x2(R2=0.26569**,F=5.07),y3=3.78016+0.45330x-0.00981x2(R2=0.34399**,F=7.32)。

分类号: S565.406

  • 相关文献

[1]家蚕春期吕品种"681x682"通过审定. 江帅. 2012

[2]中国稻文化纪行(四)贵州黔东南苗族稻文化. 梁仲权,潘金忍,玄松南. 2003

[3]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郑威,洪美艳,孙东发. 2009

[4]长江流域露地越冬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 肖燕,秦文斌,戴忠良,潘永飞,姚悦梅. 2011

[5]我国迁飞性害虫频繁暴发成灾的思考. . 2000

[6]运用Spike模型分析CVM中零响应对价值评估的影响——以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 杜丽永,蔡志坚,杨加猛,蒋瞻. 2013

[7]长江流域水电站施工区生活垃圾特性及处理处置决策模型研究. 韩智勇,刘丹,李启彬,张陆良. 2012

[8]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饶恩铭,任景玲,辛成林,张国玲. 2019

[9]"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麦(油)后直播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 杨杰,杨杰,杜明伟,朱烨倩,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水清,陈舫,张立祯,李召虎. 2020

[10]"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不同密度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 聂嘉谊,聂嘉谊,杜明伟,朱烨倩,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水清,陈舫,张立祯,李召虎. 2020

[11]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研究. 于可可,于可可,杜明伟,张祥,朱烨倩,李水清,陈舫,羿国香,李亚兵,田晓莉,李召虎. 2021

[12]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林玲,张昕,邓晟,王卿. 2018

[13]近五年湖北省及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张教海,羿国香,别墅,王孝刚,夏松波. 2020

[14]长江流域棉花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张友昌,冯常辉,别墅,张教海,夏松波,王琼珊,王孝刚. 2020

[15]湖北省梨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李先明,秦仲麒,涂俊凡,杨夫臣,朱红艳,伍涛,刘政,杨立,程寅胜. 2020

[16]长江流域旱地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产效益. 张佳运,马淑梅,余常兵,王淑彬,魏亚凤,杨文钰,王小春. 2022

[17]新光果树-蓝莓. 杨振英. 2001

[18]长江流域冬小麦氮磷钾肥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黄晓萌,徐新朋,何萍,王秀斌,杨兰芳,仇少君,赵士诚,周卫. 2020

[19]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分析. 李艳大,舒时富,陈立才,叶春,曾水生,李星. 2014

[20]长江流域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探讨. 徐道青,庞兴保,郑曙峰,阚画春,王维,刘小玲,陈敏,李淑英.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