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时期和次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辉
作者: 卢辉;唐继洪;吕宝乾;张永军;刘万才;苏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生育期;防治次数;防效;产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3388-33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重要的迁飞害虫,具有迁飞速度快、适生区域广、繁殖能力强、危害程度高、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明确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时期和次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指标提供理论依据,田间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分别于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收获期测定主要产量指标,分析防治时期、防治次数、施药间隔周期与防治效果、产量增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时期防治处理对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影响程度均呈随防治时期推后而降低趋势,其中苗期防效(大于90%)优于喇叭口期,抽雄期后防效下降不到83%,施药2次后的防效均超过89%,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药3次后的防效均超过95%,在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4次施药后防效最高,达97.27%;玉米产量随施药次数增加而显著上升,施药4次、施药3次和苗期+喇叭口期施药2次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均超过10 t/hm2),这3种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为10.96、10.59、10.14 t/hm2,显著高于其他施药2次和施药1次的处理;苗期施药(7.29 t/hm2)、小喇叭口期(8.04 t/hm2)、大喇叭口期(7.56 t/hm2)及小喇叭口期+抽雄期(9.08 t/hm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均高于抽雄期(5.85 t/hm2)的产量,表明抽雄期后施药增产效果不明显,所有施药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29 t/hm2);施药次数、间隔周期与玉米产量增幅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间隔15~20 d施药玉米产量增加幅度最大,施药次数在2~4次产量增幅最高,均出现产量增幅超过60%的处理,产量增幅最高达63.43%(施药3次),施药次数在3~4次产量增幅并不明显。海南甜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建议选择苗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施药2~3次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玉米不同生育期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防治草地贪夜蛾施药参数优化. 肖勇,王思威,雷春媚,尹飞,彭争科,刘艳萍,李振宇,王潇楠. 2024
[2]草地贪夜蛾药剂防控效果初报. 韩海亮,包斐,赵福成,吕要斌,王桂跃. 2019
[3]3种微生物农药对广东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陈培华,池艳艳,徐淑,陈炳旭. 2022
[4]种衣剂控制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效果初评. 冯磊,刘芳,唐圣松,戴长庚,胡阳,邢济春,李鸿波. 2022
[5]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胡飞,刘玉军,苏贤岩,胡本进,周子燕,徐丽娜,邱坤,郑兆阳,张启勇,陈爱红,廖辰,王振营. 2020
[6]不同药剂及防治次数对中抗品种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朱友理,倪天泽,陈宏州,吴佳文,赵宇欣,吴小美. 2024
[7]草地贪夜蛾对夏玉米的为害及产量影响因素研究. 曾伟,陈庆华,徐翔,谢晋伟,赵其江,陈远军,张龙,何忠勤. 2021
[8]草地贪夜蛾对秋玉米为害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田新湖,陈益生,谢锦秀,邱良妙. 2020
[9]海南鲜食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危害的补偿效应研究. 卢辉,唐继洪,吕宝乾,邱海燕,张起恺,刘彦龙. 2023
[10]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生育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 陈浩梁,林璐璐,钟永志,张峰,谢明惠,张光玲,苏卫华. 2022
[11]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及产量的影响. 谢炜峰,徐富强,郭井菲,唐照磊,陈红松,张俊杰,王振营. 2024
[12]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3]播量和施肥对糜子产量、农艺性状及生长的影响. 王显瑞,赵敏,张立媛,宋兴会. 2012
[14]南通地区早春茬樱桃番茄品种此较试验. 姜永平,邓鹏,宋益民,章洪娟. 2012
[15]菜用大豆品比试验及示范. 史书军,李百权,张军土,成丽萍. 2000
[16]南通地区早春茬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 姜永平,邓鹏,宋益民,章洪娟. 2012
[17]中国杂交稻在意大利试种成功. 黄发松. 1995
[18]不同播期对糯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杜月红. 2010
[19]南通地区甜椒品种比较试验. 姜永平,刘水东. 2011
[20]哈尔滨地区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规律. 卞景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展昭凤;苟雪莲;王振营;张永军;王秀平;郭井菲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莱氏绿僵菌;玉米;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防御酶
-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作者:张桂芬;张毅波;冼晓青;李萍;刘万才;曾娟;刘慧;黄聪;王玉生;卞悦;李亚红;王田珍;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成虫发生期预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预报;紫外光灯光诱捕
-
六斑月瓢虫幼虫和草地贪夜蛾幼虫之间的双向捕食功能评价
作者:崔祥鑫;黎荟璐;李盼;唐继洪;李金花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草地贪夜蛾;双向捕食;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2023年邹城市春花生植保贡献率的测算评估
作者:焦玉霞;朱晓明;曲明静;王祥会;胡英华;刘万才
关键词:春花生;病虫草害;科学防控;植保贡献率
-
三种药剂与球孢白僵菌对高粱蚜虫的协同控制作用
作者:郭继元;潘昌滨;潘自平;张锡梅;陈晓杰;王小武;唐继洪;严森;吴圣勇
关键词:高粱蚜虫;球孢白僵菌;烟碱类农药;相容性;共毒系数
-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吴圣勇;谢文;刘万才;雷仲仁;王登杰;任小云;张起恺;吕宝乾;贺振;唐良德
关键词:豇豆;蓟马;防控技术;I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