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磷互作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与磷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甘霖

作者: 冯甘霖;蒋朝;刘彩凤;庞晓攀;刘慧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量;磷添加量;互作;紫花苜蓿;产量;磷肥农学效率;最佳理论组合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2 期

页码: 448-4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灌溉和磷添加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草地稳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磷添加量(0、64、127和191 mg·kg-1)和灌溉量(40%~45%、60%~65%和80%~85%土壤饱和含水量)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叶片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以期证实灌溉和磷添加互作时是否存在最佳理论组合.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大,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均呈增加趋势,茎粗及其第1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第2茬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则随灌溉量增加呈先相对稳定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磷添加量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叶片数、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呈增加趋势,分枝数和茎粗先增加后降低;而其磷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大后相对稳定趋势.灌溉与磷添加互作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第1茬和第2茬的株高、分枝数、茎粗、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P<0.05),且单位面积产量与灌溉量和磷添加量的关系表现为开口向下抛物面模式,磷肥农学效率与灌溉量和磷添加量的关系亦表现为开口向下抛物面模式.当灌溉量为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0%、磷添加量为127 mg·kg-1时,紫花苜蓿单位面积产量最大,磷肥农学效率最高;说明灌溉量和磷添加量互作时理论上存在最佳组合.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交替沟灌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肖玉,贾婷婷,李天银,张静,吴德斌,栗亚平,刘慧霞. 2015

[2]水磷配施对紫花苜蓿叶片特征及氮磷计量比的影响. 李婕娜,冯甘霖,庞晓攀,魏小星,刘慧霞. 2024

[3]施氮和灌溉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文雅,周培,张忠雪,段媛媛,冯甘霖,邓雨森,郭正刚. 2020

[4]灌溉量及滴灌管埋深对无膜地下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谢海霞,何帅,周建伟,龚江. 2012

[5]灌溉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毕俊国,谭金松,张安宁,王飞名,刘毅,余新桥,刘国兰,罗利军. 2019

[6]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明达,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李少昆. 2023

[7]北方半干旱区不同水氮供应及种植密度对小南瓜产量的影响. 塔娜,崔艳伟,小沢圣,拾涛,中本和夫,王海. 2016

[8]不同灌溉措施下春玉米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分配特征及其与产量建成的相关性. 石磊,吕宁,陈云,梁飞. 2021

[9]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高珍妮,赵利,郭丽琢,黄冰雪,李玥,牛俊义. 2015

[10]滴灌条件下大豆高产水分管理技术研究. 孙云云,才源,高玉山,刘方明,窦金刚. 2016

[11]灌溉量对塔城地区设施草莓生长的影响. 王刚,于进步,姜继元,梁飞. 2021

[12]不同灌溉量配施保水剂对芒果园土壤水分及果实的影响. 刘伟,钟奇,罗玲. 2019

[13]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的甘蔗滴灌栽培灌溉量研究. 王维赞,何红,许树宁,谢金兰,梁阗,罗亚伟,朱秋珍,梁强,刘晓燕. 2013

[14]不同灌溉量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甜菜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 董心久,杨洪泽,周建朝,高卫时,张立明,李思忠,石洪亮,刘军. 2018

[15]黄土旱塬黑垆土长期肥料试验土壤磷素和磷肥效率的演变特征. 王淑英,樊廷录,丁宁平,赵刚,张建军,李尚中,王磊,党翼,程万莉,唐小明. 2018

[16]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17]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周永萍,田海燕,师树新,燕建召,孙辉,崔瑞敏. 2018

[18]氮密互作对玉米辽单575产量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隋阳辉,王延波,徐亮,肖万欣,赵海岩,张洋,徐正进. 2021

[19]种植密度氮肥互作对棉花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鹏程,董合林,刘爱忠,刘敬然,孙淼,王国平,刘绍东,赵新华,李亚兵. 2015

[20]肥水耦合对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吕艳东,郭晓红,李红宇,周健,姜玉伟,赵洋,蔡永盛,马艳,郑桂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