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抑制剂咖啡因对韶关霉素产生菌的诱变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伟龙

作者: 薛伟龙;魏春妹;张春明;唐永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咖啡因;诱变效应;韶关霉素;紫外光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0 年 01 期

页码: 73-77

摘要: 本文报告了修复抑制剂咖啡因提高紫外光(UV)对韶关霉素产生菌 B12—91的诱变效应。菌株 B12—91经二种距离的紫外光照射,均有一定的诱变效果,差异不大,用咖啡因与 UV对其复合处理,分别在距离30cm 处理45秒钟、距离45cm 处理2分钟,后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以1000μg/ml 的咖啡因与距离45cm UV 复合处理2分钟,孢子死亡率比在同样条件下单 UV处理有所降低,产量正变率达49.1%,比单 UV 提高26.4%,最高变株产量为2462μg/ml,比对照菌株提高50%左右。按诱变效应评价公式 B=(6Ct~(-1))~(1/6)(1+(Cs)/8)~(1/2)对产量分布的各参数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咖啡因能有效地提高 UV 远距离诱发的突变频率。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2014“黔茶杯”名优绿茶主要品质特征分析报告. 周顺珍,郭灿,刘晓霞,周国兰,郑文莉. 2015

[2]茶树特征性生化成分与绿盲蝽的互作影响. 杨春,李帅,陈正武,乔大河,陈娟,孟泽洪. 2019

[3]湖北不同地区绿茶中儿茶素与咖啡因含量比较. 金钰,周有祥,胡定金,赵明明. 2017

[4]联苯胺与咖啡因对紫露草微核的敏感性试验. 汪引宣,余瑞兰. 1990

[5]紫外光催化桐酸甲酯D-A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应用. 周闯,张利,李普旺,何祖宇,王超,杨艳,刘运浩,焦静,杨子明. 2020

[6]3种药物对老化卵母细胞4种母源mRNA水平的影响. 叶小芳,陈静波,侯敏,汪立芹,赵云程,林嘉鹏,黄俊成. 2010

[7]咖啡及其制品中咖啡因HPLC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邹冬梅,袁宏球,吴琼,汤永娇,潘永波,徐志. 2014

[8]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芦巴碱、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比较分析. 邵金良,刘兴勇,杨东顺,樊建麟,杜丽娟,王丽,汪禄样. 2016

[9]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在精子体外处理中的应用. 林金杏,阎萍. 2006

[10]离心萃取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因. 邵金良,黎其万,刘宏程,梅文泉,严红梅,兰珊珊. 2010

[11]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同时检测饲料中氨苯砜和咖啡因的方法研究. 陆梅,赵雪宁,李宏,贺习文,李俊. 2022

[12]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 江和源,蒋迎,刘栩. 2004

[13]利用紫外光降解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 贺冰,毛劲,张奇,张良晓,张文,李培武. 2016

[14]咖啡因对体外保存精子品质和受精力的影响. 张文举,余四九,才学鹏. 2012

[15]桐油在紫外光照条件下的光固化活性研究. 张利,李普旺,杨子明,何祖宇,周伟,李积华,焦静,周闯. 2020

[16]纳米MgO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研究. 林玲玲,王风,张克强,李军幸,杜连柱. 2011

[17]红光补充UV-A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田原源,查凌雁,王座祺,段逸文,魏仕伟,章竞瑾. 2024

[18]紫外光的照射与绿缰菌对多菌灵敏感性变化的关系. 詹儒林,许天委,黄俊生. 2006

[19]不同光质补光对促早栽培‘瑞都香玉’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克坤,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冀晓昊,王海波. 2016

[20]紫外光/无机酸协同催化桐酸甲酯傅克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周闯,张利,李普旺,何祖宇,王超,刘运浩,宋书会,谢木标,杨子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