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培峰

作者: 郑培峰;张晓龙;司雨;吕艳杰;王立春;王永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松;三江平原;春玉米;土壤水分;产量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研究

ISSN: 1005-3409

年卷期: 2023 年 30 卷 001 期

页码: 297-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方式深松对三江平原春玉米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基地开展田间深松试验.试验设置2个深松深度(30 cm,40 cm),3个深松时期(上年秋季,QS;当年春季,CS;和当年夏季,XS),以常规旋耕处理为对照(CT15)共7个深松处理,比对分析了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水分、玉米农艺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0 cm深松效果优于30 cm,0—10 cm土层中XS40和QS40土壤含水量在播种(VE)和吐丝期(R1)显著高于CT15,分别高29.17%和9.25%,21.02%和12.94%;20—35 cm土层中,QS40在拔节期(V6)和R1分别较CT15高11.76%和7.82%.深松对株高、穗位高和绿叶期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同深松处理间差异较小.与CT15相比,QS30植株高度降低5.53%;CS40和XQS40与CT相比,其穗位高分别降低6.67%和10.98%;成熟期各处理绿叶数出现差异,以QS30,QS40和XS30作用效果显著,较CT分别高34.85%,48.02%和15.12%.深松可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以提高玉米产量;以QS40处理表现最佳,与CT相比,其秃尖长度下降56.60%、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分别较CT15显著增加14.67%和10.26%.综上,30 cm和40 cm深松土壤均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延长绿叶期,增加产量,40 cm深松效果较为明显;深松在秋季表现最佳,春季和夏季次之.秋季40 cm深松可提高0—5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穗粒重,提高产量;是众多深松组合中最优方案,对合理确定三江平原春玉米田深松方案具有一定技术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2]半干旱区中耕深松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肖继兵,孙占祥,杨久廷,张玉龙,郑家明,刘洋. 2011

[3]深松深度对南疆滴灌棉田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影响. 王亮,郭仁松,吾买尔江?库尔班,田立文,林涛,郑子漂,徐海江,孔繁阳,崔建平. 2020

[4]深松耕作对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刘祖贵,宁东峰,秦安振,南纪琴,张霄,肖俊夫. 2015

[5]深松耕作对夏玉米生长生理指标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秦安振,刘祖贵,南纪琴,肖俊夫. 2014

[6]深松耕作下灌溉定额对棉田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王亮,吾买尔江·库尔班,郭仁松,林涛,徐海江,郑子漂,崔建平,田立文. 2022

[7]寒地玉米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水热动态. 李梁,于洋,姜宇博,郝玉波,葛选良,王俊河,钱春荣,宫秀杰. 2017

[8]不同水分处理对春玉米生态指标、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肖俊夫,刘战东,南纪琴,于秀琴. 2010

[9]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宋振伟,郭金瑞,邓艾兴,寇太记,任军,张卫建. 2012

[10]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解文艳,周怀平,杨振兴,关春林. 2014

[11]垄膜沟种不同沟垄比对春玉米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刘志,肖继兵,崔丽华. 2016

[12]不同深松时期对旱地春玉米水分利用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阎晓光,李洪,王青水,董红芬,李爱军. 2014

[13]谈谈白浆土种稻土壤磷素的利用问题. 吴昆. 1989

[14]深松条件下春玉米花后衰老过程中根系生物学变化特征. 曹庆军,姜晓莉,杨粉团,李刚,陈喜凤. 2014

[15]不同培肥方式下春玉米氮磷钾养分累积与分配特征. 张秀芝,蔡红光,闫孝贡,刘剑钊,彭畅,高洪军,任军,朱平. 2014

[16]模拟犁底层对春玉米物质积累及转运与分配的影响. 曹庆军,李刚,杨粉团,宋凤斌,姜晓莉,陈喜凤. 2017

[17]深松垄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玉涛,王宇先,张树权,杨慧莹,周恩昊,连永利,宋秀丽. 2014

[18]旱坡地麦田夏闲期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王小彬,蔡典雄,金轲,吴会军,白占国,张灿军,姚宇卿,吕军杰,王育红,杨波,Roger Hartmann,Donald Gabriels. 2003

[19]不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爽,孙占祥,张莹,杨宁,冯良山,刘洋,白伟. 2010

[20]不同施肥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张卫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