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莺

作者: 黄莺;毛培胜;孟林;张国芳;毛培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C-带带型分析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10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78-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比较确定偃麦草属植物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以3份不同来源的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结果表明: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均为四倍体,其中EI015的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2M+10m+16sm,但不显带;EI021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22m(SAT)+2sm,而带型公式为2n=4x=28=5C+2CT++2CT++4T++2T++1CS++12;EI038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x=28=4M+12m+12sm(SAT),带型公式为2n=4x=28=2S++4T++1CT++1T++20,3份种质材料染色体不对称性均属2A型。综合比较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变化,EI021染色体核型特征与EI015、EI038相差明显,EI015与EI038染色体核型比较相近,但EI015与EI038在带型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各种质材料间亲缘关系较远,并且染色体带型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染色体变化。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在小麦育种中利用偃麦草抗病特性的研究. 王建荣,畅志坚,郭秀荣,张晓军,詹海仙. 2004

[2]小麦-中间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罗小军,乔麟轶,李欣,李光蓉,郭慧娟,阎晓涛,张树伟,常利芳,闫金龙,畅志坚,张晓军. 2020

[3]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晓燕,毛培春,孟林,张德罡. 2011

[4]普通小麦-中间偃麦草TAI-27中附加染色体的显微切割及特异性探针的筛选. 田靫,卢一凡,邓继先,李滨,张学勇,刘广田. 1999

[5]中间偃麦草单条染色体分离及体外扩增. 李连城,何聪芬,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 2000

[6]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伊六喜,包宝音巴图,高风云,张辉,贾霄云,张立华,任龙梅,斯钦巴特尔. 2014

[7]锦鸡儿属植物4个种的核型分析. 段永红,李素清,牛西午,孙毅. 2006

[8]锦鸡儿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与3个种的核型分析. 牛西午,田如霞,李贵全,畅志坚. 2006

[9]红花金银花染色体核型及进化分析. 王志涛. 2014

[10]利用Photoshop进行芦笋核型分析的研究. 周劲松,苏小波,汤泳萍,罗绍春,占丰溪,陈光宇. 2009

[11]内葵杂3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素丽,安玉麟,孙瑞芬. 2010

[12]野生蔬菜地笋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靳博,王永,康丽萍,云兴福. 2011

[13]平邑甜茶与扎矮山定子杂交后代的倍性鉴定及核型分析. 周攀,张景娥,王颖,周晏起,王毅,周洪富,董文轩. 2009

[14]野豌豆属43份牧草种质的染色体形态观察与分析. 刘鹏,王彦荣,刘志鹏. 2015

[15]5个苦瓜地方品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曾正明,何桥,李颖卓,周明彬,郭启高,梁国鲁. 2009

[16]4种青海青稞品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段瑞君,任又成,熊辉岩. 2010

[17]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闫素丽,安玉麟,孙瑞芬,李素萍. 2008

[18]新疆江鳕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形态特征研究. 蒋艳琳,张林,王昱斌,周剑光,阿达可白克·可尔江,郭焱,杨天燕. 2019

[19]新丰江水库染色体核型分析. 马俊霞,郭慧,黄家明,黎卓键,赵会宏,刘丽. 2008

[20]野生黑果枸杞染色体核型分析. 何丽君,陈海军,单玉梅,刘嘉伟,侯杰,穆可彬,张婷.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