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糯玉米品种硒富集能力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兰青

作者: 李兰青;邓鹏;黄春东;李志森;黄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品种;硒富集能力;研究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21 期

页码: 157-159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糯玉米品种对土壤硒和外源硒的富集能力,为富硒糯玉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个糯玉米品种同时作2种处理,一种是不作任何处理,一种是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处理,每个品种随机套袋3株,混合授粉,授粉后23 d采收鲜穗检测硒含量和养分含量.[结果]8个参试的糯玉米品种中,聚硒系数在2.4%~43.7%,以桂甜糯525、桂甜糯218、佳甜糯8583个品种聚硒系数最高(为16.3%以上),但总体上玉米籽粒含硒量较低.在叶面喷洒外源硒肥的处理中,玉米籽粒含硒量大幅度提高,各品种硒含量在0.205~0.451 mg/kg,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幅为5.89~78.55倍,各糯玉米品种硒含量均达到富硒食品的标准且在安全范围内.硒肥处理后各糯玉米品种的可溶性糖、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糯玉米在较低硒含量的土壤中聚硒能力低,在不添加外源硒的情况下,很难生产出含硒量较稳定的富硒糯玉米.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可以大幅度提高糯玉米品种籽粒硒含量,是生产富硒糯玉米的一种有效途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的几点体会. 莫武平,黄桂兴,唐莉越. 2007

[2]糯玉米汤圆粉加工原料的筛选研究. 王安建,侯传伟,魏书信,孟昭健. 2010

[3]糯玉米速冻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研究. 祝美云,庞凌云,王安键,侯传伟,李改. 2008

[4]SSR标记在糯玉米品种鉴定上的应用. 张振良,郝德荣,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冒宇翔,吴嘉点,黄小兰,程玉静,周广飞,薛林. 2016

[5]苏玉糯8号的选育与优质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薛林,胡加如,印志同,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 2006

[6]18个适宜甘肃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周文期,杨彦忠,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寇思荣. 2018

[7]不同移栽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郭妙,王彧瑶. 2020

[8]浙江省近年来审定糯玉米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吕桂华,徐秀红,陈坚剑,郭国锦. 2014

[9]密度对不同基因型糯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桂跃,赵福成,谭禾平,卢德生,包斐. 2013

[10]浙江省糯玉米品种耐密性试验. 赵福成,王桂跃,谭禾平,卢德生. 2010

[11]鲜食糯玉米不同品种授粉后籽粒品质主要成分的变化. 刘萍,王从亮,王凤格,陆卫平,郭景伦,王继丰,刘小兵. 2007

[12]播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樊艳丽,董会,卢柏山,史亚兴,高宁,史亚民,徐丽,席胜利,张翠芬,刘焱辉. 2018

[13]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王军,曾强,符江龙,宋红菊,陈志辉. 2020

[14]糯玉米新品种'绥糯1'. 唐贵,隋冬华,吴立仁,武新娟,张冬雪,高佳缘,张磊,王腾,张哲,周春薇,王琳,李东明. 2022

[15]糯玉米食味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程玉静,王小秋,葛礼姣,仇亮,翟彩娇,宋旭东,张振良,王系艨. 2024

[16]忻州地区糯玉米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赵变平,王建军,杨俊伟,邵林生,李彦良,罗绮,贾鑫,王志虹,王富荣. 2019

[17]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侯本军,林力,王敏芬,白翠云,肖云. 2012

[18]不同糯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比较研究. 卢柏山,史亚兴,王辉,律宝春,郭慧杰. 2008

[19]无公害糯玉米栽培技术. 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中运,刘兴二. 2009

[20]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在上海地区比较研究试验. 李丹,徐莉莉,黄艳娜,顾艾节,陆方燕,俞晓云,曹婷,顾晓雯.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