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三维点云的玉米植株自动计数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友谊

作者: 姜友谊;张成健;韩少宇;杨小冬;杨贵军;杨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自动计数;无人机;高通量;局部最大值;冠层高度模型;大田育种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9 期

页码: 2032-20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株计数是农民、育种专家等在整个作物生长季评估作物生长状况和管理实践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可用来进行合理的田间规划以及管理.针对高密度种植试验区高通量获取玉米自动株数方法匮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获取田间314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高密度育种小区的数码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数据,发展了一种结合玉米三维空间信息的固定窗口局部最大值算法,实现了高密度玉米育种小区成株数的自动检测,并对比了基于此两种不同数据源的检测精度.该方法以冠层高度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中包含的株高信息为基础,以玉米种植株距为固定窗口进行单株玉米种子点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种子点与目视解译的玉米位置进行空间匹配来进行精度的评估.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数码影像构建3种空间分辨率CHM的综合检测精度分别为81.30%、83.11%和78.93%;基于无人机LiDAR的综合精度分别为82.33%、88.66%和81.46%;基于两种数据源构建的CHM,均在空间分辨率为0.05 m时,获得最佳的检测精度.此外,当空间分辨率相同时,LiDAR数据检测精度略优于无人机数码影像,无人机数码传感器由于其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势,在大面积、高密度育种小区的玉米高通量单株检测中表现出更大的潜力.本研究实现了对密植玉米育种试验区玉米株数的自动计数,为表型筛选、田间管理和精准估产等提供依据.

分类号: S252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视角三维航摄影像的树高提取方法比较. 杨柳,袁亚博,孙金华,赵辉,王婷,张磊. 2024

[2]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群落高度遥感模拟与评价. 殷建鹏,高金龙,冯琦胜,葛静,孟宝平,杨淑霞,梁天刚,孟小平. 2018

[3]基于激光点云的梨树单木分割方法研究. 彭秀媛,沙守峰,白冰,姚磊,鞠博闻,左越,明烺. 2025

[4]基于物联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邱荣洲,赵健,池美香,梁勇,陈世雄,翁启勇. 2020

[5]基于性诱和深度学习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自动识别计数方法. 邱荣洲,赵健,何玉仙,陈韶萍,黄美玲,池美香,梁勇,翁启勇. 2021

[6]田间孢子捕捉及自动计数设计. 陶明超,赵建平,张永凯,王成,何璐璐. 2016

[7]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球藻荧光图像自动计数方法研究. 刘世晶,陈军,刘兴国,管崇武. 2012

[8]烟粉虱成虫密度自动计数系统. 高灵旺. 2011

[9]微小昆虫自动计数软件在葡萄斑叶蝉监测中的应用. 刘钰燕,高灵旺,张怡,王国珍. 2013

[10]酿酒微生物计数方法探讨. 唐玉明,任道群,姚万春. 2010

[11]基于K-means聚类和椭圆拟合方法的白粉虱计数算法. 王志彬,王开义,张水发,刘忠强,穆翠霞. 2014

[12]基于移动终端的稻田飞虱调查方法. 俞佩仕,郭龙军,姚青,杨保军,唐健,许渭根,陈渝阳,朱旭华,陈宏明,张晨光,段德康,贝文勇,彭晴晖. 2019

[1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枸杞虫害计数方法研究. 李季,杨淑婷,马菁. 2018

[14]抗菌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策略. 杨勇,金德俊,余维维,秦梦茹,吴碧舟,徐泽平,饶犇. 2017

[15]动物胃肠道菌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罗旭,姜宁,张爱忠,刘国君,张颖. 2017

[16]基于脱氧核酶的高通量荧光法测定大米中的铅. 杨丽霞,徐睿鑫,邱志鹏. 2018

[17]一种高通量水稻DNA提取方法及其在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刘毅,赵洪阳,唐金娟,王加红,刘国兰. 2016

[18]转基因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夏莹,陈锐,刘鹏程,王顥潜,梁晋刚,张旭冬,李文龙,张秀杰. 2019

[19]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杨斌,张帆,苏日娜,陈世昌,张月梅,宋越,达来宝力格,戴伶俐,王娜,宋爱军,陈伟,卢岩,孙衍立,赵世华. 2017

[20]鉴别牛5种重要病毒的LAMP-基因芯片方法的建立. 高峰,华利忠,于伯华,王建峰,张丹,张琳,唐泰山,张常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