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小杰
作者: 温小杰;张学勇;郝晨阳;刘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座机制;MITE;基因表达;基因多样性;基因组进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08 期
页码: 2219-2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MITE(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种新近发现的DNA转座元件,其结构与非自主元件相似,具有TIR或TSD结构,但又具有反转录转座元件的高拷贝性。MITE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附近或内部,主要包括Tourist和Stowaway两种类型,通过相应的自主转座元件编码的反转录酶识别TIR序列完成扩张。它插入位点的倾向性以及高度重复性,使其在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遗传进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MITE转座元件的结构及转座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MITE元件在基因表达调控、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MITE转座元件在植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Q943
- 相关文献
[1]植物转座子与基因表达调控. 谭冠宁,唐洲萍,杨鑫,李丽淑,何新民. 2017
[2]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 谢欢,杨文香,彭巧慧,赵丽娟,刘力伟,张娜,刘大群. 2014
[3]基因水平转移的评判方法和转移方式研究进展. 李志江,李海权,刁现民. 2008
[4]昆虫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研究进展. 张毅波,薛延韬,刘怀,张桂芬,万方浩. 2017
[5]Mutator转座子及MULE在植物基因与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英文). 刁现民,Damon Lisch. 2006
[6]转座子应用的研究进展. 马艳平,刘永生,张杰,丁耀忠,杨生海. 2009
[7]植物中Ac/Ds转座子的研究与应用. 范明霞,姜敏,王国宏,王东旭,周婷. 2012
[8]Tol2转座子的特性及其在转基因鱼类中的应用. 陶然,常玉梅,李世国,唐然,梁利群,李明云. 2014
[9]Mutator超家族转座子研究进展. 从春生,李玉斌. 2020
[10]同工酶分子标记研究中国和欧洲栽培油菜的遗传差异. 赵坚义,H.C.Becker. 1998
[11]大豆AK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多样性分析. 于妍,唐敬仙,姜威,蒋洪蔚,邱红梅,刘春燕,陈庆山,胡国华. 2016
[12]中国葡萄类病毒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其新种的发现. 姜冬梅,郭瑞,彭山,吴祖建. 2009
[13]烟草属RGP-3基因克隆及多样性分析. 陈璇,曾千春,张家瑞,胡尊红,李文正. 2014
[14]斜茎黄芪根瘤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多样性研究. 高俊莲,孙建光,陈文新. 2007
[15]海南黎族聚居区山栏稻的起源演化研究. 袁楠楠,魏鑫,薛达元,杨庆文. 2013
[16]植物离区发育及调控信号的多样性研究进展. 廖文彬,杨义伶,李雅韵,孙建波,彭明. 2014
[17]饲喂周期中绵羊瘤胃第十家族木聚糖酶基因表达的定量比较分析. 李中媛,赵珩,杨培龙,姚斌. 2012
[18]水稻种质资源及其在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 余四斌,孙文强,王记林,黎志康. 2016
[19]苦荞FtFLS1基因的功能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欧阳屹南,刘洋,彭佳师,陈媛媛,赵辉,贺玉婷,赵星宇,唐新科,周美亮. 2023
[20]贵州地方稻种Wx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孙一丁,马继琼,杨奕,陈惠查,焦爱霞,谭金玉,阮仁超,许明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叶草研究进展
作者:刘威;蔡卫佳;王昊;罗桂杰;刘旭
关键词:食叶草;研究现状;认可度;引种栽培;集约化;规模化;应用技术;研究进展;盐碱地改良
-
甘平和明日见杂柑在南充市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周立;陈品文;蒲成伟;何发;杜晓秋;张绩;周上铃;刘旭;杨贵川;黎德富;明星
关键词:南充市;甘平;明日见;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草地贪夜蛾与黏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作者:易春燕;刘旭;王燕平;刘昌华;刘虹伶;吕玉梅;文维书;雷贤富;张翠翠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丰度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设施蔬菜根区土壤分层施肥机设计与应用
作者:冯磊;杨雅婷;刘旭;刘志良;郭玉林;李妍
关键词:设施蔬菜;分层施肥;施肥机;施肥机械化;设施农业
-
我国骨干农书中的作物种质资源
作者:刘旭;谭光万;孔垂正
关键词:农业古籍;骨干农书;作物种质资源;协同演变
-
环形泰勒虫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家族部分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志;刘军龙;张学勇;付永;朵红;郭志宏
关键词:环形泰勒虫;转化;亚端粒编码可变分泌蛋白;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