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抗病核不育两用系的培育及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相琼

作者: 张相琼;张东铭;周宏俊;王均明;牟方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两用系;抗病选育;遗传;应用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1999 年 06 期

页码: 297-3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78 年开始选用含棉花核雄性不育基因m s14的两用系473A、抗枯萎病品种陕棉9 号及抗枯黄萎病品种中棉所12, 通过杂交转育、病圃与非病圃、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双重交叉选择, 成功地培育出抗枯萎耐黄萎和抗枯萎抗黄萎的核不育两用系抗A1 和抗A2。并对其抗性遗传、抗性与产量的配合力及其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以抗A1 和抗A2 作母本已选配成3 个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分类号: S562.035

  • 相关文献

[1]水稻两用系温敏叶绿素自然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朱发云,何光华,邓锡洪,左永树,杨正林,吴丽君. 1995

[2]鲤疱疹病毒(CyHV-3)及抗病选育研究现状与进展. 孙佳鑫,石连玉,贾智英. 2019

[3]家蚕夏秋用品种8212、限回的育成及皖夏二号的选配. 孙家羿,李圣,黄德辉,杜经元,李庆宝. 2004

[4]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遗传发育特点及应用研究. 籍贵苏,杜瑞恒,侯升林,程汝宏,王新玉,赵秀萍. 2006

[5]棉花抗黄萎病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李卫华,胡新燕,杨峰,丁震乾. 2002

[6]棉花核雄性不育性完全保持的遗传分析. 黄观武,孙贞,苟云高,杨泽湖,江卫,毛素珍. 1994

[7]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09

[8]棉花耐盐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陈旭升,邹奎,许乃银,狄佳春,刘剑光,肖松华. 2005

[9]陆地棉色素腺体基因的表达. 邓德旺,曲健木. 1991

[10]棉花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遗传分析. 张春梅,王笑言,徐海江,李志博,魏亦农. 2006

[11]棉花叶形种质资源研究及应用进展. 姜辉,赵军胜,王家宝,陈莹,高明伟,王秀丽. 2015

[12]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豫棉19、21号的抗性遗传研究. 房卫平,王家典,孙玉堂,唐中杰. 2003

[13]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特性的研究. 马盾,黄乐平,周小云,陈勋基. 2007

[14]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及其提高问题. 易成新,潘泽义,刘文秀. 2001

[15]棉花狭薄卷苞叶突变体的遗传及利用研究. 刘剑光,肖松华,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殷剑美,陈旭升. 2007

[16]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及发展思路. 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4

[17]我国棉花遗传育种进展与展望. 喻树迅,范术丽. 2003

[18]棉花抗除草剂2,4-D品系抗性遗传分析. 郭宝生,刘素恩,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耿军义,张香云,王凯辉. 2010

[19]棉花抗除草剂2,4-D品系抗性遗传分析. 郭宝生,刘素恩,张建宏,崔瑞敏,王兆晓,刘存敬,耿军义,张香云. 2010

[20]棉花极端矮化突变体AS98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 孙君灵,贾银华,周忠丽,潘兆娥,何守朴,王杰,徐正君,杜雄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