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棉属四倍体种起源问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楠

作者: 周楠;奚元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属;四倍体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酶谱;体外人工混合体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294-300

收录情况: SCI ;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和等电聚焦技术,对棉属(Gossypium)A基因组2个二倍体种、D基因组10个二倍体野生种和四倍体2(AD)基因组的3个种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种间酶谱关系符合形态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结果,但G.gossypioides,G.thurberi和G.trilobum的酶谱与D基因组其他种有较大差异却与A基因组相似。由二倍体种酶液组成的体外人工混合体与自然四倍体的比较分析表明,四倍体棉种G.darwinii,G.barbadense和G.hirsutum是A基因组和D基因组的异质组合,G.raimondii而不是G.thurberi或G.trilobum为四倍体种祖先基因组的最可能的D亚基因组供体。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为棉属种间亲缘关系和四倍体起源的研究提供生化遗传依据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棉属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钱思颖,黄骏麒,洪爱华,徐英俊. 1985

[2]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鉴定作物品种抗病性研究. 王守正,王海燕,李洪连,于思勤,吴营昌,岳红宾,袁红霞. 2001

[3]富士系苹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闫忠业,伊凯,李作轩,刘志,王冬梅,杨峰. 2006

[4]人参不同类型的同工酶分析. 赵寿经,王荣生. 1992

[5]甘薯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薛启汉,师素云,刘蔼民,易琼华. 1988

[6]桑属几个种及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冯文和. 1990

[7]野生稻酯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黄大年,赵式英,王金霞,范在丰. 1988

[8]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 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郭建春. 2006

[9]浅议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在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 邢宝田,吴萍. 2010

[10]适合巴西橡胶树胶乳C-乳清蛋白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魏芳,校现周,刘实忠. 2009

[11]锥虫不同分离株克隆及其等电聚焦分析. 王云飞,郑韧坚,周勇志,沈杰. 1993

[12]小冰麦异附加系列Ⅱ的同工酶鉴定. 梁涛,杜振华,黄慧宇. 1990

[13]等电聚焦水溶蛋白电泳检测油葵种子纯度. 邢宝田,刘玲,吴萍,宋顺华,孟淑春. 2012

[14]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小麦低丰度蛋白质和复合体蛋白的分离富集. 向小聪,徐世昌,潘映红. 2010

[15]利用生化及分子标记确定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um, EE. 2n=14)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 刘树兵,贾继增,王洪刚,孔令让,周荣华. 1999

[16]寿宁花菇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黄大斌,杨菁,林杰,叶奶波,郑毅雄. 2000

[17]燕麦DNA导入普通小麦后代的同工酶酶谱分析. 刘萍,李树华,马宏玮,张立杰,刘生祥,徐兆桢,许兴. 2002

[18]家鸽不同组织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赵晓平,荣威恒,刘晓光. 2008

[19]病毒病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及其F_1代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分析. 陈怡,栾晓燕,黄承运,谷秀芝,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刘丽君. 1993

[20]长根菇与鸡Chong菌转核系列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辜运富.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