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酵过程翻堆次数对陈香茶综合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国资

作者: 黄国资;陈栋;赖兆祥;卓敏;王秋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后发酵;翻堆次数;陈香茶;品质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10 期

页码: 12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翻堆次数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在茶叶堆积发酵过程中设计3~8次的翻堆次数处理,结果表明,翻堆次数与陈香茶品质关系密切;随翻堆次数的增加,陈香茶主要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TF、TR及粗纤维素显著下降,而褐素成分的TB大量积累。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陈香茶品质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陈栋,王秋霜,卓敏,黄国资,吴华玲. 2011

[2]不同产地陈香茶主要理化成分的比较分析. 王秋霜,卓敏,陈栋. 2010

[3]陈香茶菌群在饲料发酵中生长代谢研究. 姚勇芳,赵祥杰,邝哲师,廖延智,陈小凤,李平凡. 2014

[4]陈香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赖兆祥,黄国滋,庞式,凌彩金,陈海强. 2009

[5]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多酚类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吕海鹏,王梦琪,张悦,朱荫,林智. 2018

[6]后发酵工艺对夏秋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夏益民,王近近,袁海波. 2021

[7]晒青茶杀青程度对后发酵的影响初探. 罗琼仙,何青元,李晓霞. 2010

[8]世界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的发展. 孔祥君,宋德瑜. 1991

[9]腐乳后发酵过程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存在形式的研究. 龚丽 ,郝淑贤 ,潘珂 ,陈永泉 ,刘欣. 2004

[10]双孢菇标准化栽培及培养料发酵管理技术. 刘树才,刘国宇. 2013

[11]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12]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黄福平,陈荣冰,梁月荣,陈伟,陆建良,陈常颂,游小妹. 2003

[13]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14]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5]高粱DNA导入小麦后代的和面仪曲线变化. 王晓娟,李兴林,倪建福,王亚馥. 2000

[16]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7]首乌散对养殖草鱼品质影响的研究. 欧志明,武平,王广军. 2009

[18]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9]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鲍根良,左晓旭,丰作成,陆文武,张小明,叶胜海,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4

[20]不同纸袋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蔡忠民,李连国,李俊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