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制种高产、稳产主要技术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玉琳

作者: 邓玉琳;刘永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制种;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6 年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1993~1994年,通过对我省几个主推玉米新组合制种三因素五水平组合试验研究表明:成单11、成单14、川单9号、掖单13制种获得高产必须提高种植密度,增大氮、钾肥施用量,并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相应的优化组合栽培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紧凑型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李安,刘晶. 2008

[2]贵州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研究进展. 程尚明,周凌,田飞,田恩阔. 2013

[3]专用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吕鑫,李慧明,牛皓. 2016

[4]早造中早熟杂交稻新组合天优4133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10

[5]塔城地区滴灌食葵高产制种栽培技术. 黄爱军,柳延涛,陈寅初,李万云,刘胜利,王鹏. 2012

[6]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赵军,王淑英,樊廷录,杨珍,张德,殷稳娜,祁鑫. 2025

[7]利用高光谱植被指数监测紧凑型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谭昌伟,黄文江,金秀良,王君婵,童璐. 2012

[8]深粒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正红6号的选育研究. 柯永培,张彪,袁继超,肖小余,石海春,余学杰,孙群,赖仲铭,杨志荣. 2005

[9]夏播紧凑型玉米黔单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沈建华,任洪,董永琴. 2004

[10]不同密度对农大486单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张红梅,赵力. 2005

[11]不同密度对农大486群体结构的影响.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张红梅. 2004

[12]紧凑型玉米育种方向和种质创新途径的探讨. 王岭. 2009

[13]出口苤蓝种子制种技术. 吴国平,王建华,陈智超,毛忠良. 2013

[14]2014年赤峰地区万寿菊杂交制种情况调研分析. 胡海波,郝永丽,高博,李杰. 2015

[15]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16]玉米杂交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措施. 孙卫永,尹航,郝德荣. 2015

[17]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培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8]西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黄贤贵,赖呈纯,张武君,林永胜,张伟光,张玉灿. 2017

[19]黔油10号制种高产栽培模式分析. 何采平,王尔明,黄泽素,魏忠芬. 2000

[20]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旋,林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