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成林

作者: 彭成林;佀国涵;赵书军;袁家富;吕洪九;徐祥玉;徐大兵;谢媛圆;周剑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虾共作模式;氮肥运筹;直播稻;养分吸收;产量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05 期

页码: 9-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水稻单作模式为对照,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氮基肥分别占50%、40%、30%、20%、0及不施氮肥)对直播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为20%和0、水稻单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为30%和20%,均有利于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在相同氮肥运筹方式下,稻虾共作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能大幅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降至20%及以下,水稻单作模式下氮基肥比例降至30%及以下时,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增加来实现的;长期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产量较水稻单作模式提高,平均提高11.1%,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的增加来实现的.随氮基肥比例的下降,2种模式下水稻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表观利用率、贡献率总体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长期稻虾共作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能较大幅度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9.5%、21.3%,但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贡献率.综上,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推荐氮基肥比例为20%和0.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播种量、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陈鸽,李祖胜,李中希,傅岳峰,郑华斌,黄敏. 2020

[2]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林义月,李阳,汪本福,张枝盛,杨晓龙,张作林,程建平. 2023

[3]氮肥运筹对二年生三七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欧小宏,张智慧,郑冬梅,郭兰萍,王丽,王家金,刘大会. 2014

[4]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赵锋,程建平,张国忠,徐得泽,吴建平,吴继洪,杨兆林,马焕新. 2011

[5]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对氮肥运筹的响应. 隋世江,宫亮,刘艳,隽英华,孙文涛. 2019

[6]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杨建,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6

[7]长期稻虾共作模式对不同施氮量下直播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贾平安,佀国涵,徐祥玉,赵书军,李金华. 2020

[8]巢湖地区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吴本丽,陈贵生,赵慧敏,王晓健,黄龙,陈静,何吉祥. 2018

[9]移栽灵和立丰灵组合对直播稻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许凤英,王晓玲,马国辉,田小海,邹华文. 2011

[10]不同灌溉方式对徐淮稻区麦茬直播稻的影响. 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王铁军. 2015

[11]农户直播稻经济分析及启示. 孔有利,周建涛,邵明灿,刘华周. 2012

[12]立丰灵对2种氮肥用量下直播稻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晓玲,田小海,张秀娟,马国辉. 2014

[13]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直播产量及其群体质量特征的研究. 钱银飞,张洪程,李杰,陈烨,郭振华,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周有炎. 2008

[14]华南双季直播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碧琳,胡香玉,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梁开明,刘彦卓,傅友强. 2019

[15]双季稻早季直播与晚季再生施肥技术研究. 韦思亦,唐拴虎,黄旭,吴永沛,李苹,付弘婷,杜建军. 2021

[16]施氮量对直播稻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陈龙,王士梅,杨安中,方吴云,龚存力,宗易. 2023

[17]浙江省直播稻的产量差异分析和发展趋势探讨. 王丹英,章秀福,陆玉其,徐春梅,金炳华,徐锡虎,李瑾. 2010

[18]播种密度对滨海稻区水直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杜萌,马凌霄,隋鑫,任海,李旭,吕小红,马畅,王宇. 2022

[19]直播条件下播种量对不同千粒重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徐富贤,熊洪,张林,郭晓艺,周兴兵,朱永川,陈琳,蒋鹏. 2018

[20]成都平原不同茬口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熊洪,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