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菜用大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华涛
作者: 陈华涛;陈新;顾和平;张红梅;袁星星;崔晓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基因型;品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1508-1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俗称毛豆,日本称其为枝豆,系鼓粒后期籽粒尚未完全饱满,以幼嫩荚果和豆粒作为蔬菜食用的一类大豆专用品种。菜用大豆具有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等特点,深受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民众的喜爱。近年来,相关科研工作者对菜用大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韩立德等[1]对菜用大豆感官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尝试建立菜用大豆感官品质评价标准。陈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菜用大豆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 张古文,丁桔,徐盛春,陆新苗,胡齐赞,龚亚明. 2011
[2]菜用大豆“楚秀”的开发与利用. 杨加银 ,徐海斌,张复宁. 2002
[3]菜用大豆育种目标与策略的商榷. 杨加银. 2004
[4]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比较. 张惠君,敖雪,王海英,李明姝,谢甫绨. 2009
[5]菜用大豆品种改良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1998
[6]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3
[7]不同漂烫、蒸制及冻存处理对菜用大豆贮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代慧敏,董宇,李岩,支欢欢. 2023
[8]菜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Vc及矿物质含量分析. 陈华涛,陈新,袁星星,顾和平,张红梅,崔晓艳. 2012
[9]广东菜用大豆周年连续播种试验研究. 张孝祺,林雄,阮成英,丘银清,江周林,张惠娜,李崇阳. 2003
[10]菜用大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评述. 袁凤杰,俞琦英,朱申龙. 2001
[11]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甘蔗产量、品质及间种后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方锋学,龙明华,刘海斌,汪淼,翁梦苓,周艳霞,张旭升,孙立,黄芳,蒋洪涛. 2011
[12]菜用大豆粤引浙-75的引种筛选试验. 张孝祺,丘银清,林雄,张惠娜,江周林. 2004
[13]菜用大豆引种鉴定研究. 黄建成,李爱萍,郑开斌. 2007
[14]新疆春小麦品种蛋白质品质性状的变化. 栾姗姗,贾永红,王伟,马会杰,石书兵. 2013
[15]基因型和环境对新疆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李冬,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曹俊梅,周安定. 2009
[16]磷素对不同磷效基因型小麦品质性状影响研究. 宋庆杰. 2011
[17]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刘爱峰,张臣良,王运智,彭永夏,刘建军,吴祥云,赵振东. 2002
[18]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金欣欣,姚艳荣,贾秀领,姚海坡,申海平,崔永增,李谦. 2019
[19]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20]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作者: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关键词: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
-
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关键词:大豆;叶型;异形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
-
大豆铝激活苹果酸转运家族基因GmALMT8的鉴定与功能验证
作者:刘慧;许文静;张红梅;刘晓庆;张威;王琼;朱月林;陈华涛
关键词:菜用大豆;苹果酸;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不同氮源处理对4个木薯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赵金铃;潘晋龙;吴宇垚;韩昊祥;张怀方;陈新;曾长英
关键词:木薯;无氮;硝态氮;铵态氮;氮素利用效率;生长发育
-
大豆四种游离氨基酸高含量优异种质鉴定及GWAS分析
作者:熊雅文;贾倩茹;周苗苗;张红梅;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游离氨基酸;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