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养分吸收分配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绍敏

作者: 黄绍敏;宝德俊;郭斗斗;张水清;许为钢;胡琳;吴政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南省;长期施肥试验;潮土;小麦;养分吸收与分配;合理施肥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1 年 40 卷 11 期

页码: 36-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大田长期施肥试验(1991-2008年)中9个中筋和强筋小麦品种对N、P、K的吸收和分配变化规律,探索小麦品种及筋型对养分的吸收差异,为小麦专用肥研发与合理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以豫麦13号为代表的中筋小麦,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N、P、K分别为2.06kg、0.44kg和1.84kg,需要N∶P∶K比例为1∶0.19∶0.89;以郑麦9023为代表的强筋小麦吸收N、P、K分别为2.65kg、0.51kg和2.61kg,比中筋小麦分别增加0.59kg、0.07kg和0.77kg,需要N∶P∶K比例为1∶0.21∶0.98。N、P在籽粒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品种间差异较小,9个品种N在籽粒中分配比例平均为79%,P在籽粒中分配比例为77%,K在籽粒中分配比例为16.5%。通过小麦秸秆还田,21%~25%的N、24%~32%P以及78%~89%的K归还到土壤。目前推广的强筋小麦品种比中筋小麦需更多N和K,目标产量为7 500~9 000kg/hm2,强筋小麦需要N 170~200kg/hm2,N∶P2O5∶K2O适宜比例为1∶0.48∶0.7。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秸秆灰配施生物菌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朱小梅,刘冲,邢锦城,丁海荣,赵宝泉,刘兴华,王茂文,洪立洲. 2013

[2]合理施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殷建军,姜超,郭庆瑞,郭凤琴. 2015

[3]长期施肥对潮土有机碳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明钟,张爱君,魏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4]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 郭斗斗,黄绍敏,张水清,张珂珂,宋晓. 2017

[5]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及施钾量研究. 孙克刚,和爱玲,金修宽,李向东,胡颖,祝秀花,赵丽君. 2013

[6]水肥条件对潮土区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郑惠玲,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李学军. 2014

[7]潮土区29年来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演变特征. 王乐,张淑香,马常宝,李春花. 2018

[8]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施氮量研究. 郭战玲,寇长林,张香凝,杨占平,马政华,沈阿林. 2015

[9]潮土区麦田土壤有效磷施肥指标及小麦施磷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孙克刚,和爱玲,李向东,金修宽,胡颖,刘晓虎,赵丽君. 2013

[10]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与N_2O的排放. 邹国元,李新慧,张福锁,陈新平. 2001

[11]生物炭对潮土土壤肥力特征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绍敏,岳克,郭腾飞,张水清,岳艳军. 2022

[12]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磷肥施用量研究. 郭战玲,寇长林,杨占平,马政华,骆晓声,沈阿林. 2015

[13]鲁西北潮土区小麦养分限制因子及农学效率研究. 魏建林,张英鹏,崔荣宗,杨果,肖建军,岳玉德. 2011

[14]聚脲甲醛缓释肥与尿素不同配比对潮土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吕金岭,寇长林,于冬梅. 2021

[15]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晨晨,岳克,张水清,黄绍敏. 2021

[16]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17]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张德奇,程芳芳. 2011

[18]河南省小麦品种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研究. 郑少萌,许为钢,方宇辉,李正玲,李春鑫,张煜,齐学礼. 2019

[19]河南省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王铁良,周玲,司敬沛,尚兵,郝学飞,许超,张军锋,张玲,汪红. 2014

[20]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概况及若干问题探讨. 雷振生,林作楫,吴政卿,杨会民,刘媛媛,章家长.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