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多胺拌种对夏玉米抗涝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冰

作者: 刘冰;周新国;李彩霞;甄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外源多胺;拌种;夏玉米;抗涝性;产量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63-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缓解玉米生产中涝渍胁迫带来的问题,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外源多胺拌种对玉米抗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后,多胺拌种植株的丙二醛物质的量浓度均低于不拌种植株,且在恢复期内基本能下降到正常水平;多胺拌种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处理时期均低于不拌种植株,淹水后均升高,且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淹水条件下,百粒质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在淹水3、5、7、9d条件下,多胺拌种和不拌种植株百粒质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94%、14.42%、21.88%、22.11%和16.24%、18.30%、25.59%、27.99%,产量降幅分别为32.10%、43.20%、48.74%、43.94%和35.13%、47.65%、53.67%、48.86%;持续淹水条件下,多胺拌种产量比不拌种产量最高可提高625.11k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葡萄品种抗旱性、抗盐性及抗涝性比较. 王鹏,刘三军. 2005

[2]应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提高玉米抗涝能力的效果与作用. 刘晓忠,李建坤,王志霞,戴秋杰,汪宗立. 1996

[3]药物拌种对燕麦抗蚜性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胡凯军,赵桂琴,刘永刚,满元荣,孙仁国. 2010

[4]永业生命素浸种与拌种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陶君毅,谭立云,成秀婷,张雪花,李振羽. 2012

[5]活力久久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姣爱,党建友,裴雪霞,张晶,张定一. 2015

[6]微生物诱导剂拌种处理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张述义,邵嘉鸣,范月仙. 2005

[7]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董青君,董玉兵,钟平,纪力,陈川,章安康. 2024

[8]骨粉液体复合肥的施用效果. 史培,高天云,刘建平,陈静,赵玺宏,妥德宝. 2001

[9]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12

[10]“丹润牌”高效多元微肥肥效试验. 史培,高天云,刘建平,赵沛义,张三粉,崔艳,黄洁. 2003

[11]二氢卟吩铁拌种和喷雾对花生生长与增产效应研究. 张新凤,张国,于居龙,束兆林. 2023

[12]根瘤菌剂与种衣剂拌种对大豆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艳杰,张武,项鹏,李宝华,杨树. 2024

[13]多功能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对棉花的影响. 王学君,韩广津,董晓霞,刘兆辉. 2008

[14]杀菌剂和根瘤菌剂拌种对花生根际微生物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高晴,杨智翔,刘光华,杨龙兴,唐康,曾宁波,李林,刘登望. 2024

[15]杀虫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的研究. 赵志强,曲明静,鞠倩,姜晓静,陈全森. 2011

[16]壮安灵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炜,侯振安,李愚超,崔卫东,刘日明,冶军. 2004

[17]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8]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19]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20]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