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宁国赞
作者: 宁国赞;刘惠琴;马晓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科植物;根瘤菌肥料;共生固氮作用;接种技术;人工接种;增产效果;根瘤菌接种;豌豆根瘤菌;氮转化;沙打旺
期刊名称: 科技致富向导
ISSN:
年卷期: 1998 年 03 期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农业、草业及林业的豆科种子播种。能提高豆科农作物、豆科牧草及豆科树木的共生固氮作用。增产效果显著。一、豆科根瘤菌优良菌种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可以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尽管在土壤中存在着土著根瘤菌,但人工接种优良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葛诚. 2006
[2]生物固氮技术在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应用. 宁国赞,刘惠琴,马晓彤. 2001
[3]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A-15与水稻根的结合作用. 张跃林,莫小真,廖苏华,丘元盛,李信,王有为,龙崇杓. 1984
[4]由质粒介导的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Nif D::Tn5向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的转移. 王惠贤,尤崇杓,R.C.Van den Bos. 1988
[5]由质粒介导的豌豆根瘤菌(RhizobiumLeguminosarum)NifD::Tn5向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vinelandii)的转移. 王惠贤,尤崇杓,R.C.VandenBos. 1988
[6]論豆科綠肥根瘤菌剂的施用技术. 李惠珍. 1965
[7]荒漠草原区苜蓿根瘤菌接种与冰草混播效果试验研究. 王海明,张俊杰,张坤. 2011
[8]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建议. 葛诚,李俊,沈德龙. 2001
[9]接种根瘤菌对蚕豆/玉米间作系统氮营养的影响. 房增国,赵秀芬,孙建好,张福锁,李隆. 2009
[10]我国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宁国赞. 2001
[11]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标准的商榷. 冯自力,李志芳,冯鸿杰,师勇强,张芸,朱荷琴. 2017
[12]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接种技术研究. 刘玉瑛,石洁,邵艳军. 1999
[13]稻曲病的接种技术研究. 张君成,陈志谊,张炳欣,刘永锋,陆凡. 2004
[14]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技术. 徐秀德,董怀玉,姜钰,刘志恒. 2003
[15]大豆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接种技术研究综述.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李红,苏前富,王立新,隋晶. 2008
[16]粟品种抗粟芒蝇鉴定接种技术研究. 甘耀进,周汉章,金达生,商玉霞,张忠民,孙秀珍,杨奇华,高立起. 1991
[17]水稻稻瘟病接种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 罗楚平,倪磊,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聂亚锋. 2009
[18]甘蔗白叶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文凤,王晓燕,仓晓燕,单红丽,王长秘,张荣跃,尹炯,黄应昆. 2021
[19]一种新的棉花黄萎病快速接种技术及其在病原菌致病力和寄主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马平,H.C.HUANG,李社增,唐文华. 2004
[20]茉莉花白绢病露天接种技术及盆栽抗病性鉴定. 李春牛,李先民,杜婵娟,孙明艳,黄展文,卢家仕,付岗,卜朝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螺旋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越;王潇;马晓彤;许国新;苏少锋;尹俊
关键词:螺旋藻;功能及营养成分;食品应用;饲料应用
-
多品种覆盖对免耕种植系统土壤健康的改善作用
作者:任丽华;李晓阳;马晓彤
关键词:生物量;碳;氮;有机质;土壤生物活性
-
大凌河下游近60 a水沙演变特征分析
作者:李菲;李晓光;郑娟;马晓彤;丁宏宇
关键词:水沙演变;变化特征;演变原因;大凌河下游
-
紫云英接种根瘤菌效果研究
作者:高鹏;杨志长;高菊生;马晓彤;黄晶;曹卫东;张晓霞
关键词:紫云英;根瘤菌;效果;鲜草产量;籽粒产量
-
淡翅小花蝽对黄胸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作者:邱海燕;付步礼;马晓彤;李曼交;覃婷;唐良德;刘奎
关键词:淡翅小花蝽;黄胸蓟马;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干扰反应
-
六斑月瓢虫对不同颜色的产卵趋性与行为选择反应
作者:马晓彤;付步礼;邱海燕;李善光;杨石有;周世豪;唐良德;张方平;刘奎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颜色;选择性试验;产卵趋性;行为反应
-
六斑月瓢虫对黄胸蓟马若虫的室内捕食作用研究
作者:李善光;付步礼;邱海燕;杨石有;马晓彤;周世豪;唐良德;张方平;刘奎
关键词:六斑月瓢虫;黄胸蓟马;捕食作用;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