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机采棉新陆早51号生育期气象因子对群体生育规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晓梅

作者: 马晓梅;李保成;周小凤;董承光;李生秀;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新陆早51号;机采棉;出叶速度;有效积温;日照时数;棉铃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6 年 43 卷 10 期

页码: 21-27

摘要: 分析早熟机采棉品种新陆早51号各器官发生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探明早熟机采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机采棉产业提供理论支持。选择长势均匀的连续10株棉花,对其整个生育期的株高、叶片及蕾铃的发生和脱落等生育进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新陆早51号在真叶发生过程中,出叶速度受温度及日照时数影响较大;以第3真叶叶展平速度最慢;在第4~10叶出叶速度差异不大,15叶以后,出叶速度稳步上升。株高随叶龄的增加,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过程,在各主茎叶展平期,株高日增长量呈二次曲线。该品种总体结铃表现为中、下部成铃率高,棉株第1果节结铃稳定。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水葫芦的生物学特征. 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1

[2]东部半山区玉米前期栽培管理. 郭法申,方向前. 2007

[3]不同育秧方式和施肥水平下华南双季早稻秧苗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张旭,孔清霓,刘彦卓,黄农荣,林道宣,蔡汉雄,梁权,梁友强,梁成英. 1996

[4]寒地超级稻松粳9号主茎出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王立志,王春艳,王连敏,李忠杰,李锐,孟英,王伟东. 2008

[5]地膜覆盖对玉米生育期影响的实验. 古晓红,冯铸,南晓洁,何真,李卫东. 2015

[6]早熟陆地棉新陆早51号生育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马晓梅. 2013

[7]化学脱叶催熟剂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51号应用效果的研究. 韩焕勇,王方永,陈兵,李保成. 2014

[8]早熟陆地棉新陆早51号主要性状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马晓梅,李保成,周小凤,董承光,李生秀,王新. 2016

[9]机采棉新陆早51号膜下滴灌单产3000kg/hm~2栽培技术规程. 李保成,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董承光,马晓梅. 2013

[10]北疆种植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51号特性分析. 周小凤,李保成,赵淑琴,李生秀,肖光顺,马晓梅,董承光. 2014

[11]辽河流域棉区棉铃发育进程研究. 徐敏,金路路,王子胜. 2015

[12]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峰,肖建,栾娜,张祥,王永慧,陈德华. 2010

[1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高相彬,徐敏,沈丹,金路路,周治国. 2012

[14]乙烯利催熟棉铃生理原因的探讨.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15]陆地棉棉铃对位叶碳氮变化特征与其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赵新华,屈磊,陈兵林,周治国. 2010

[16]乙烯利对棉叶光合能力和物质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沈岳清,方炳初,盛敏智. 1980

[17]棉花不同种质材料棉铃各个时期发育研究.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符家平,张志勇. 2013

[18]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生长发育规律的比较. 日孜旺古力·阿不都热合曼. 2014

[19]利用SSR标记检测棉铃种仁DNA鉴定杂交种纯度. 付小琼,叶武威,彭军. 2017

[20]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02棉铃发育动态研究. 徐立华,陈祥龙,何循宏,李秀章,黄骏麒,李国峰,杨德银.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