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林
作者: 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26-129
摘要: 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聚两优 53 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用两系不育系RGD-7S和水稻恢复系汕恢 53 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其丰产性较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好,2023 年 5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20088.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试验示范表现及制种技术.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三系杂交晚籼新组合Ⅱ优7599的选育与应用. 彭志勤,杨平,邹国兴,吴小峰,陈春莲,尹建华. 2010
[2]抗褐飞虱两系杂交稻不育系Bph68S及其组合两优234的选育. 黄文超,胡骏,刘文军,朱英国. 2013
[3]红莲型杂交稻不育系珞红3A及其组合珞优8号的选育与利用. 刘文军,李绍清,朱英国. 2013
[4]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潢优粤禾丝苗的选育. 王洪飞,游晴如,陈春霞,房贤涛,周鹏,郑菲艳,董瑞霞,涂诗航,黄庭旭. 2022
[5]2009年广西杂交水稻区试回顾与思考. . 2010
[6]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7]湖北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 陈庆红. 2014
[8]优质多抗高产水稻新品种垦育16号的选育与应用. 张启星,孙宇,王秀萍,王永新. 2002
[9]燕麦新品种赤燕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素荣,杨学文,生国莉,刘迎春. 2013
[10]早熟辣椒新品种黔椒3号的选育. 胡明文,袁远国,李正丽,胡光萍. 2009
[11]中熟白皮洋葱连葱12号的选育. 杨海峰,薛萍,陈振泰,潘美红,惠林冲. 2016
[12]尤质仙客来盆花生产管理技术. 罗利. 2008
[13]对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探讨. 佟屏亚. 2015
[14]线椒新品种黔椒5号的选育. 李正丽,杨新成,胡明文,袁远国,朱文超,何明德. 2011
[15]苹果优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推获奖. 王德生. 2004
[16]高粱杂交种白杂8号的选育报告. 王鼐,李淑华,刘涛,闫会明,王瑛霞,孙彤,孔凡甲. 2000
[17]吉林省水稻品种选育过程及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武志海,邸玉婷,凌凤楼,姜楠,崔菁菁,肖金川,赵国臣,徐克章. 2014
[18]抗萎缩病桑树新品种兖选三号育成. 王汝良,王斯灵,李景才,孔祥虎,李永志,孙日彦. 1995
[19]芝麻新品种辽品芝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高德学,吴燕,刘澍才,孙会杰. 2010
[20]国审春小麦新品种赤麦7号的选育. 谭丽萍,薛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小桐子赤霉素合成酶JcGA3ox基因家族成员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作者:王新;陶彦彬;明新;胡颖雄;徐增富
关键词:小桐子;拟南芥;赤霉素;JcGA3oxs;基因功能
-
陆地棉主要株型性状关联分析及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作者:王娟;王新;田琴;马晓梅;周小凤;李保成;董承光
关键词:陆地棉;株型性状;关联分析;优异等位基因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作者: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关键词:福建;山区;乡村产业;精准帮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保护
-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协禾优1002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钟日生;柳武革;刘伯全;陈彩霞;吴建发;袁沛森;冯大良;蔡柳文;刘良成
关键词:优质;杂交水稻;协禾优1002;选育;制种技术
-
昆山地区高品质樱桃萝卜引种比较试验
作者:孟歌;雍明丽;张紫悦;王新;苏小俊
关键词:樱桃萝卜;杂交种;品比试验;昆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