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洛

作者: 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5 期

页码: 67-71

摘要: 整精米率是决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性状之一,筛选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都具有高整精米率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357个籼稻种质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试验基地不同年份(2021—2023)不同季节(早、晚季)种植时的整精米率,发现2021年晚季的整精米率最好、2022年早季次之、2023年早季最差。其中,泰丰B、19香、广恢6200、粤黄丝苗、华新占、香雪丝苗等17份长粒籼稻的整精米率在3次不同种植环境下均达GB/T17891—2017优质稻标准,适用于高整精米率水稻育种。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利用RILs群体对早、晚季水稻穗部结构性状的QTL分析. 刘进,姚晓云,王嘉宇,李慧,周慧颖,黎毛毛. 2019

[2]华南超级常规籼稻育种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江奕君,林青山. 2009

[3]一种快速鉴定籼稻品种整精米率的方法. 焦桂爱,胡培松,唐绍清,罗炬,谢黎虹. 2011

[4]我国南方籼稻整精米率发展趋势及对策. 邹禹,钱宝云,占新春,郑乐娅,张培江. 2021

[5]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及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胡继杰,房玉伟,叶靖,陈孝赏,刘守坎. 2020

[6]华南超级稻产量指标初探. 陈友订. 2005

[7]华南杂交水稻新组合稻瘟病抗性评价. 冯爱卿,周继勇,汪文娟,苏菁,杨健源,曾列先,陈志强,朱小源. 2016

[8]环境条件与遗传因子对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汪莲爱. 2006

[9]关于江西粮食增值转化的思考. 张巴克,丁建,周军,黄荣华,曾小军,付英. 2007

[10]不同环境下籼型杂交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研究. 李耘,赵甘林,左永树,张长伟. 2003

[11]籼型杂交稻整精米率的作用因子及改良研究. 李耘,左永树,张长伟,赵甘霖. 2004

[12]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分析. 张利华,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金庆生,石春海. 2006

[13]肥料运筹对优质稻湘晚籼13号整精米率的影响. 青先国,罗先富,陶曙华. 2004

[14]自然条件下不同晾晒方式对泸香615裂纹米形成的影响. 曾正明,罗俊涛,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2010

[15]利用AMMI模型分析我国杂交籼稻整精米率. 卢林,朱智伟,段彬伍. 2012

[16]优质节水抗旱稻'沪旱1517'的选育与应用. 王飞名,刘毅,孔德艳,刘国兰,余新桥,毕俊国,罗利军,张安宁. 2022

[17]杂交中稻稻谷整精米率与籽粒及穗部性状的关系研究. 熊洪,张林,郭晓艺,朱永川,周兴兵,刘茂. 2010

[18]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 熊洪,朱永川,张林,郭晓艺,刘茂. 2012

[19]川东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品种库源结构对稻米整精米率与垩白粒率的影响. 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 2004

[20]优质节水抗旱稻‘沪旱1517’的选育与应用. 王飞名,刘毅,孔德艳,刘国兰,余新桥,毕俊国,罗利军,张安宁.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