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低温发芽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旭

作者: 周旭;杨梯丰;刘祖培;周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低温萌发;鉴定方法;分子克隆;遗传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5 期

页码: 41-48

摘要: 低温萌发力是水稻适应极端天气、特别是水稻直播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性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稻低温萌发力的鉴定方法、生理机制、分子克隆和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趋势与展望。在水稻低温萌发力鉴定方面,多采用13℃~15℃试验温度、低温萌发第10 d的萌发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图位克隆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等技术手段已鉴定的水稻低温萌发力相关QTL超过100个,但实现目的基因克隆的仅4个,关于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极少。当前水稻低温萌发力强的品种主要是从育成品种中筛选而来。水稻低温萌发生理机理和分子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低温萌发鉴定及其育种应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江玲,侯名语,刘世家,陈亮明,刘喜,翟虎渠,万建民. 2005

[2]广东水稻核心种质耐冷萌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丁杰荣,孙炳蕊,于航,江立群,张静,吕树伟,陈文丰,范芝兰,潘大建,李晨,刘清. 2022

[3]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杨勤忠,林菲,冯淑杰,王玲,潘庆华. 2009

[4]水稻Sh_2基因的分子克隆. 杨文鹏,John E.Hamer,Jeffrey L.Bennetzen. 1995

[5]水稻纹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和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郑君海,邹吉承,张燕之,王昌华. 2006

[6]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鉴定的定量指标. 刘光杰,沈君辉,寒川一成,王慧,谢雪梅. 2003

[7]我国水稻抗旱性主要指标及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寇姝燕,邓剑川,杨旭,刘慰华,邹茜,苏振喜,袁平荣. 2012

[8]水稻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的鉴定方法研究. 祁栋灵,张三元,曹桂兰,阮仁超,孙明茂,张艳蕊,周庆阳,韩龙植. 2006

[9]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10]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研究. 耿雷跃,马小定,崔迪,张启星,韩冰,韩龙植. 2019

[11]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12]水稻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杜娟,钟巧芳,殷富有,刘丽,张敦宇,李松强,付慧仙,杨得正,江慧,郑洪健,肖素勤. 2023

[13]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李武,李光玉,肖颖妮,胡建广,李春艳,李余良,卢文佳,李高科,刘建华. 2021

[14]紫花苜蓿低温萌发特征及指标筛选. 侯龙鱼,任立飞,任丽昀,王天佐,孙海莲,伊风艳,白文明,张文浩. 2019

[15]几种药剂处理对棉花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 孔艳,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007

[16]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程保山,杨加银,徐卫军. 2009

[17]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张城,吕军,韩勇,陈亚君,沈枫,王先俱,邵国军. 2015

[18]稻瘟病抗源亲本梧农1号的研究和利用. 王乌齐,甘代耀,江文清,郑良. 1999

[19]水稻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应用. 刘传光,张桂权. 2006

[20]DNA分子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