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建松

作者: 陈建松;周炼;张师睿;杨武;秦碧霞;赵均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白背飞虱;水稻病毒病害;抗性基因;抗病育种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2 期

页码: 43-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SRBSDVD)是依靠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传播介体,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侵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该病害于 2001 年在我国华南地区首次被发现,随后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近年来危害中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白背飞虱迁飞性强、种群数量大、传毒持久等特点,导致化学农药防虫治病效果并不理想,至今还未有可持续和绿色控制SRBSDVD的手段.根据病原病毒的爆发性及其传播介体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预计该病害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很有可能再次暴发流行.因此,当前生产上急需培育出能够抵御SRBSDVD的抗性水稻品种.本文综述了SRBSDVD的发病规律、抗病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估、抗病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精确定位,以及这些抗性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沉默(RNAi)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加快SRBSDVD抗病品种的选育,可为今后有效控制SRBSDVD提供基础.

分类号: S332.2

  • 相关文献

[1]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刘玉娣,王香萍,侯茂林. 2018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吴建祥. 2018

[3]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建立. 吴建祥,饶黎霞,陈浙,傅帅,周雪平. 2017

[4]白背飞虱群体接毒条件的优化及抗病毒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杨迎青,兰波,徐沛东,钟玲,李湘民. 2014

[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潘峰,周倩,李冠华,刘双清,黄志农,李有志. 2011

[6]白背飞虱体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周倩,王锡锋,李有志. 2016

[7]上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期预警及防控建议. 常晓丽,杜兴彬,陈海霞,武向文,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 2014

[8]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高瑞珍,程兆榜,杨荣明,朱凤,季英华,任春梅,吴丽莉,周益军,范永坚. 2012

[9]饲食感染SRBSDV的水稻病株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相关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张洁,秦小娃,郑雪,董家红,张仲凯. 2013

[10]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2024

[11]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 崔丽贤,李战彪,谢慧婷,秦碧霞,蔡健和. 2019

[12]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吴碧球,秦碧霞,李战彪,李成,孙祖雄,谢慧婷,黄凤宽,蔡健和. 2016

[13]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姜身飞,何炜,陈丽萍,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14]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侯茂林. 2017

[15]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2018

[16]2009~2010年度陕、甘、川三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监测. 高洁,段霞瑜,周益林. 2010

[17]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于雅洁,曹鹏辉,宋云生,陈飞,乔中英,董明辉,朱勇良,谢裕林,袁彩勇. 2024

[18]陕西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年度动态变化. 王振花,曹学仁,徐志,史倩倩,韩龙萍,范洁茹,王保通,周益林. 2018

[19]利用天蓝偃麦草抗性基因选育小麦新品种. 杨亚凡,侯有良,贾海瑜. 1992

[20]RNA干扰及其在水稻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吴蓓蕾,李莉,王锡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