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世玉

作者: 韩世玉;张芳;王晓红;罗泽虎;周光萍;杨胜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果桑;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1代;性状表现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25 期

页码: 30-33+36

摘要: [目的]分析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为桑树远缘杂交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长果桑×桑树栽培品种和桑树栽培品种×长果桑2种远缘杂交类型配置杂交组合,每种杂交类型配置5个杂交组合,授粉、采种、育苗后栽植,调查叶片、枝条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表现。[结果]在长果桑×桑树栽培品种和桑树栽培品种×长果桑2种远缘杂交类型中,各组合亲本均无椭圆形叶,F_1代均有椭圆形叶植株,平均比例分别为13.28%和10.48%;亲本无短尾叶尖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短尾叶尖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9.88%和24.94%;亲本无钝头叶尖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钝头叶尖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14.16%和11.86%。亲本无弯曲枝条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弯曲枝条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6.83%和32.66%;亲本无折曲节间的杂交组合,F_1代出现折曲节间植株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72%和18.28%。[结论]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丰富,出现了很多亲本中没有的性状,可以从中选择符合需要的植株开展材料创新和品种选育。

分类号: S888.3

  • 相关文献

[1]华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F_1代的植物学性状. 韩世玉,周光萍,王晓红,张芳. 2016

[2]野生长果桑与桑树栽培品种远缘杂交育性研究. 韩世玉,姜虹,李尧方. 2010

[3]四川蚕区23个主栽桑树品种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亲缘关系分析. 刘刚,曾益春,丁祥,危玲. 2017

[4]野生长果桑种质资源考察及繁育技术研究. 储一宁,李镇刚,吕志强,杜伟,陈松,计东风. 2013

[5]云南省长果桑果实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杨加虎,丁志伟,李莎,李振南,吴丹丹,李镇刚. 2024

[6]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的应用价值研究. 储一宁,杜伟,吕志强,计东风. 2012

[7]滇南野生长果桑资源的叶质鉴定和部分农艺性状调查. 储一宁,杜伟,吕志强,李镇刚,黄孝俊. 2014

[8]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9]奶牛X性控冻精生产的F1、F2代繁殖性能研究. 王秀琴,马吉锋,王建东,温万,脱征军,宁晓波,李艳艳,刘红岩,梁小军. 2015

[10]西花蓟马孤雌产雄生殖繁育的后代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张彬,李洪刚,王俊平,王吉锋,万方浩,郑长英. 2016

[11]RAPD标记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单对交配亲本及其子一代的分离方式. 申雪艳,孔杰,岳志芹,张庆文,王清印,宫庆礼. 2004

[12]不同配种季节对母猪及F1代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陈映,刘彬,李强,曾仰双,谭娅,张顺华,朱砺. 2018

[13]异地培育PBO处理对秋子梨F1代早果性的影响. 闫兴凯,王强,卢明艳,武春昊,张茂君. 2020

[14]望山红*鸡冠F1代对苹果轮纹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黄金凤,杨华,刘志. 2020

[15]海南黑山羊与萨能奶山羊杂交F1代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徐铁山,吕惠敏,王东劲,周汉林. 2008

[16]三倍体梨品种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李树玲,曹玉芬,黄礼森,杨有龙. 2002

[17]四倍体沙01梨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李树玲,曹玉芬,黄礼森,杨有龙. 2000

[18]RAPD标记在合浦珠母贝家系F1代的分离方式. 喻达辉,王小玉,郭奕惠,黄桂菊,王爱民. 2005

[19]'大红袍'桃杂交F1代若干性状遗传倾向初步分析. 龚林忠,何华平,王富荣,顾霞,陈启亮. 2009

[20]大鸭梨与大南果梨F_1代染色体数目鉴定. 李树玲,魏锋玉,杨有龙,曹玉芬.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