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拜赖青霉菌株47M-1的抑菌活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新贝

作者: 赵新贝;倪云霞;刘新涛;赵辉;闫文庆;何碧珀;刘红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拜赖青霉;代谢组;抑菌活性物质;苯丙素和聚酮类;代谢途径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156-11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拜赖青霉Penicillium bilaiae菌株47M-1对多种芝麻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了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本研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菌株47M-1培养48、96和144h时的代谢物,并分析上调差异代谢物在HMDB数据库的分类情况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情况,进一步锁定潜在的活性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并验证部分上调代谢物的抑菌活性。经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筛选出105种上调差异代谢物,上调差异代谢物在苯丙素和聚酮类化合物超类中富集最多。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调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辅因子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和ABC转运体等通路。通过含药平板法对部分上调差异代谢物的抑菌活性进行验证,其中柚皮素、原儿茶酸、D-(-)-奎宁酸、橙皮素、3-(3-羟基苯基)丙酸、3, 4-二羟苯基丙酸、4’, 5, 7-三羟黄烷酮、迷迭香酸、佛手苷内酯和圣草酚,对芝麻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明确了菌株47M-1产生的潜在抑菌活性代谢物的主要类群和关键代谢通路,并验证了部分上调差异代谢物的抑菌活性,为菌株47M-1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分类号: S476

  • 相关文献

[1]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张国强,杨自文,王开梅. 2007

[2]枯草芽孢杆菌CS16发酵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张慧,白丹虹,陈济琛,邱宏端,林新坚. 2015

[3]棘托竹荪菌托抑菌物质提取、分离及活性组分. 林陈强,林戎斌,陈济琛,张慧,林新坚. 2015

[4]拮抗菌AL7的鉴定及其生防特性的初步研究. 刘海洋,王琦,王伟,张仁福,韩万里,姚举. 2018

[5]拜赖青霉菌株47M-1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芝麻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赵新贝,赵辉,倪云霞,刘新涛,何碧珀,贾敏,张春艳,李永冬,赵世魁,刘红彦. 2023

[6]拜赖青霉活性产物的抗真菌作用研究. 张楠楠,白净,张礼文,徐玉泉,王惠国,冯宝民. 2017

[7]烟草疫霉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防和发酵特性. 曾祥难,刘新源,彭博,谢冰悦,杨英杰,尤祥伟,李义强,韦建玉. 2024

[8]代谢工程和作物改良. 郑康乐. 2002

[9]大豆种子蛋白和脂肪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高倩,李海山,吕军海,王新栋,许皓月,蔡海燕,田建华. 2012

[10]GABA在植物体内的合成代谢及生物学功能. 宋红苗,陶跃之,王慧中,徐祥彬. 2010

[11]产甲烷古菌研究进展. 承磊,郑珍珍,王聪,张辉. 2016

[12]低温对草菇高半胱氨酸水解酶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吴国铭,汪虹,陈明杰,鲍大鹏,万鹏. 2014

[13]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在动物中的代谢研究进展. 崔永荟,高金芳,陶燕飞,王玉莲,彭大鹏,袁宗辉,陈冬梅. 2016

[14]水稻化感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 徐正浩,何勇,崔绍荣,李迪,赵明,张旭,余柳青. 2004

[15]糙皮侧耳发酵玉米秸秆转录组揭示木质素降解相关途径. 马蕊,赵飞,范寰. 2017

[16]黄连解毒散和黄霉素对不同日龄肉鸡回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袁林,李万利,杜晨红,王志祥,易宝弟,王明发. 2020

[17]红景天苷人工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宋小利,刘星. 2022

[18]糙皮侧耳595发酵玉米秸秆木质素降解过程下调基因研究. 单玉雪,马蕊,郭英,郑成江,杨福,李永军,邹旸,范寰. 2017

[19]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植物代谢领域的重要进展. 孙俊聪,侯柄竹,陈晓亚,唐克轩,黎胜红,尚轶,崔光红,段礼新,黄三文,漆小泉. 2019

[20]大豆籽粒蛋白代谢途径及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敖雁,王安,吴启,冯梦诗,蒋莹,吴薇,常庆涛.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