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与有机肥等碳量投入土壤肥力与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建伟

作者: 侯建伟;邢存芳;杨莉琳;吴朝都;赵辉;段玉;颜学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有机肥;根际微生物;土壤肥力;培肥机制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4218-4227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推荐施肥(NPK)、增施生物炭(NPKB)和增施有机肥(NPKO)的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调查了马铃薯根际土壤特性、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分析这些因素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NPKB和NPKO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有机碳(SOC)和C/N均显著高于NPK处理(P<0.05).土壤IFI为NPKO最大(1.34),NPKB次之(1.21),NPK处理最小(0.65). NPKO处理较NPK和NPKB处理具有更高的细菌多样性和显著差异类群数,土壤AN、AP、AK、SOC、TN和IFI是细菌多样性指数的显著相关因子(P<0.05);pH、TN和SOC是细菌类群差异的显著影响因子(P<0.05),重要性排序为:TN(70.59%)>SOC(49.42%)>pH(27.08%).结构方程表明,土壤pH相关的土壤特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是影响IFI的直接路径,土壤pH相关的土壤特性还可通过影响细菌Shannon多样性间接影响IFI.这些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结构在生物炭和有机肥增施处理间有显著差异且相互关联,土壤pH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其中NPKO处理对土壤综合肥力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佳.

分类号: X171.1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盆栽葡萄的生物学效应. 王孝娣,王海波,秦栋,翟衡. 2007

[2]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吕贝贝,张丽萍,张贵云,刘珍,范巧兰,姚众. 2020

[3]施用生物炭6年后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许云翔,何莉莉,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陈金媛,杨生茂. 2019

[4]功能性材料生物炭的农田应用效应. 张喜娟,孟英,唐傲,王彤彤,董文军,冷春旭,姜树坤,王嘉宇. 2013

[5]生物炭的10年土壤培肥效应. 史思伟,娄翼来,杜章留,王芊,韩硕,张庆忠. 2018

[6]稻壳和稻壳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肥力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李尚珂,胡嘉源,陈岩,施维林,史广宇. 2023

[7]尿素与不同添加剂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 唐珧,李丽君,张晓明,刘平,白光洁,邹慧芳,梁亚宇. 2018

[8]设施土壤中连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磷形态及吸附与释放特性的影响. 王秋君,徐丽萍,郭德杰,王光飞,梁永红,马艳. 2021

[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芝麻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芦海灵,郭中义,卫双玲. 2021

[10]生物炭与有机肥配合对藜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易洪海,杨利,张成,张富林,吴茂前,刘东. 2019

[11]元谋干热河谷青枣光合及产量对不同比例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的响应. 王春雪,岳学文,史亮涛,李坤,李小英,方海东,潘志贤. 2022

[12]生物炭和有机肥施用提高了华北平原滨海盐土微生物量. 石玉龙,高佩玲,刘杏认,张晴雯,张爱平,杨正礼. 2019

[13]生物炭对风沙土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孙宁川,唐光木,刘会芳,秦蓓,王雅琴,朱拥军,徐万里. 2016

[14]红心火龙果品质产量对有机肥复配生物炭的响应. 李坤,岳学文,李小英,史亮涛,潘志贤,李建查,方海东. 2023

[15]生物炭配施有机肥对阴山北麓旱作燕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小月,高日平,韩云飞,高宇,高宏艳,张鹏,赵沛义,任永峰. 2023

[16]有机肥和秸秆炭分别替代部分尿素和秸秆降低黑土温室效应的效果. 李桂花,郭俊娒,姜慧敏,张建峰. 2018

[17]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华北农田盐碱土N_2O排放的影响. 石玉龙,刘杏认,高佩玲,张晴雯,张爱平,杨正礼. 2017

[18]花生麸与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顾明华,沈方科,区惠平,黄芩芬,梁和平,廖曼玲. 2011

[19]发展化学肥料 保证农业增产 防止地力衰退. 王尔宏,张宜春,冯元琦,温贤芳. 1991

[20]有机肥对旱地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宏斌,郭瑞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